导读:最近有不少网友对“家用净水器选几级的好”有疑惑,今天泉来净水网(www.chinacdl.com)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家用净水器性价比最高”的知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解答:
(本人原创,首发头条,转载请联系本人,注明出处及作者。)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饮水安全的重视,家用净水器正逐步成为千千万万家庭必备的设备之一。
目前市面上净水器的品牌、花样众多,价格差异较大,可谓是眼花缭乱,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净水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与学习,分享一些选购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水环境
自来水:河流、湖泊、水库中的水等,经过自来水厂全工艺处理达标后送到一家一户的水。这种水虽然达到国家标准,但并不是高度净化的水,余氯、有机物还存在,且在水传送过程中难免会有二次污染。
地下水:直接从地下抽水,或者集中从地下抽水再传送到一家一户的水。若没有受到工业的影响,这种水经过大地自然过滤,除某些矿物盐含量偏高外,其它指标较好,以前甚至现在的某些农村主要还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
山泉水:主要是雨水渗入山体缝隙,与岩石充分接触后的水,区域不同,可能某些元素偏高或缺失,未经有关部门检测过,饮用要慎重。
软水与硬水:以钙镁等离子的含量来判断水的硬度,含量高则偏硬,硬水加热后会形成水垢。通常地下水、北方的水、山泉水等硬度会偏高,雨水、河流、湖泊的水属于软水,水库的水要看所处周围地质情况及检测才能判断。
受工业污染的水:现在一些区域的水受到工业一定程度的污染,某些有害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可能会偏高。
不同环境特点的水,要采用与水相匹配的净水器才行。比如深圳,以水库、河流的水为主,水厂处理后供给,硬度不高,基本安全。
二、产品与个人需求的匹配度
简单的说,能将"个人需求"、"产品功能"、"环境"、"价格"等完美匹配的净水器,一定是最适合你的,这也是选择的基本原则。
下面将个人需求分成典型的几类介绍:
A类需求:我想全屋净化,又能直饮。
产品方案要点:
1、入户主管道安装6分或更大接口的前置过滤器,去除沙子等较大颗粒物质;
2、前置过滤器之后,安装6分或更大接口的中央超滤净水器,流量每小时不低于3000L(安装之处要预设给排污冲洗通道);
3、需要直饮的地方安装反渗透净水器(安装之处需要预设电源及给排水通道);
4、若还需要制冷与加热,要么再配置可制冷与加热的机器,要么直接配置具有制冷与加冷的反渗透的净水机。当然,净水龙头也要配置安全的,不要二次污染。
方案点评:就水硬度不高的地区而言,这是相对较为完美的全屋净水方案,前置过滤器拦截可见颗粒物,保护后面的中央超滤净水器,费用低,维护方便,寿命长,出水快,出来的水也已相当干净。
但超滤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异味,比如余氯,硬度高的地区无法有效去除钙镁离子。
所以,前面经过超滤净化的水,想直饮的话,再安装反渗透净水器进一步过滤。反渗透净水器一般是多级过滤,内含反渗透滤芯、活性炭滤芯等。
不需要直饮的话,可以在厨房或需要的地方再安装改善口感的活性炭滤芯、以及去除钙镁离子的树脂滤芯或螯合纤维滤芯。
由于许多家庭没有合适的安装环境,使得此完美方案难以实施。
B类需求:我只需要在厨房能够直饮,其它地方用自来水就好。
产品方案要点:仅在厨房安装一台反渗透净水器即可,需要加热或制冷功能的,要么直接配置具有相应功能的反渗透净水器,或者单独配一台可加热制冷的管线机。
方案点评:此类净水器的价格,相对超滤净水器是高的,后续更换滤芯的费用也不低,因为差不多一年到一年半就要更换全部滤芯,一般是根据水质与制水总量而定的。有壁挂式、台上式、台下式,选择购买时注意安装环境是否OK。
一般都是多级过滤,最核心的反渗透滤芯要用电驱动加压泵,加压后,一部分水才能通过反渗透膜,出净水的同时也要不断排出废水,净水:废水约为1:3。
由于过滤精度非常的高,几乎为纯水,所以可直饮。
也正是因为过滤精度太高,制水的速度非常的慢,家里常见的是每分钟100-200毫升,所以会另外配置一个压力储水桶,提前自动制水并存储在桶内,以备随时取用,机器会根据桶内压力变化来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制水。
综合来看,此类净水器比较适合人口不多的家庭,安装方便。
选购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后续维护的频率与费用,毕竟一台净水器,使用一年之后不维护更换滤芯是不妥当的。
C类需求:我只需要在厨房将水净化,全部烧开再饮用。
产品方案要点:仅在厨房安装一台超滤净水器即可,一般也是多级过滤,在超滤滤芯的前后,有PP棉、活性炭等滤芯,不需要用电,自来水水压即可驱动。
方案点评:此类净水器的价格,相对不高,超滤滤芯比较耐用,寿命至少三年,每年更换其它滤芯的费用也相对不高。
出水速度快,随时开启净水龙头即可用水,不需要像反渗透净水器那样,当短时间用水量大时,要等待其制水。
过滤精度个人认为已经相当高了,当然还是不建议直饮,毕竟中国水环境比较恶劣。国外一些品牌产品,特别是采用复合滤芯的,过滤精度其实是没有这么高的。只是水环境所逼,加上国人习惯于追求极致,所以喜欢选购反渗透净水器。
不定期开启排污阀门1-2分钟,将拦截下来的杂质从滤芯中冲洗出来即可,这样可以确保滤芯的相对洁净与不被堵塞。
综合来看,此类净水器比较适合人口稍多的家庭,或者说适合那些烧开水再饮用习惯的家庭。
B+C组合,可以有效提高反渗透净水机的寿命,因为相当于将超滤净水机作为反渗透净水机的前置过滤器了,经过超滤过滤的已经很干净的水再去到反渗透净水机,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B+C方案,但活性炭滤芯的消耗是一样的,还是要定期更换的。
D类需求:我不只需要在厨房将水净化,还需要淋浴也用净化水。
产品方案要点:凡是需要大流量的,就只能选用超滤净水器,但需要淋浴也用净化水,而又没有条件安装中央净水器的,那就在热水器的进水前面安装一台流量不低于1000L/小时的单级超滤净水器。
点评:根据我的实践,1000L-1500L/H的单级超滤净水器,安装在热水器的进水前面,不影响热水器的点火,出热水的速度与原自来水相比,稍稍下降,可正常淋浴,当然,增添加压泵效果更好。只是,要考虑的是,是否有适合的安装环境,毕竟也需要有排水的通道。
需求匹配总结:
1、 各种条件都允许的,首选A类需求解决方案,全套首期费用3000-15000元不等;
2、 喜欢净化精度极高,可直饮的,首选B类需求解决方案,首期费用2000-5000元不等。(当然,行内人会说,反渗透净水器,超过1500元,你就买贵了,暴利产品,哈。)
3、 喜欢净化精度中档的,烧开再饮用的,首选C类需求解决方案,首期费用500-2000元不等。(当然,行内人会说,超滤净水器,超过1000元,你就买贵了,暴利产品,哈。)
4、 想淋浴也用净化水的,就用D类需求解决方案。
三、净水器的滤芯与功能
通常,一台净水器里面安放着多种滤芯,每种滤芯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寿命,用各种配件将这些滤芯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台净水器。
抛弃式滤芯与可更换滤芯:前者就是用上一段时间后,直接更换一条全新的一体式滤芯,后者是可以将滤壳中的芯取出来清洗或更换,滤壳可继续使用。
粗滤滤芯:作为第1级过滤,比如用PP棉或不锈钢滤网将水中稍大一点的杂质拦截下来,避免大杂质对下几级滤芯的破坏,比如堵塞。
一般3-6个月需要将PP棉取出来清洗,或者直接更换一条全新的PP棉滤芯;采用不锈钢滤网的,一般可以取出滤网清洗重复使用,或者有直冲洗通道,开启阀门,利用自来水的压力水流直接将杂质冲走。
这一类滤芯的价格会因为材料与工艺的差别而不同。
常见的小巧型的、安装在水龙头上的龙头净水器,里面的材质主要是PP棉与活性炭,这种过滤级别均属于粗滤。
前置活性炭滤芯:一般作为第2级过滤,有炭颗粒的、有烧结炭的,二者差别不大,主要是吸附水中的异味,但炭的品质决定了吸附能力,相应的价格差异也在这里。
这一类滤芯主要是对水中的异味做初步的处理,减轻后面滤芯的处理压力。当然,对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寿命一年左右。
中空纤维超滤膜滤芯:理论过滤精度0.01微米,相当于发丝的千分之一,相对粗滤、微滤来说,绝对是超级过滤。这种过滤膜技术,在国内也发展了二十几年,经历了好几代,技术革新追求的目标有几个:
1、滤孔径要精细且不容易堵塞、出水快,2、膜本身要耐酸碱、耐压力、易清洗、寿命长;3、原材料及制造成本低。
现在国内大大小小的膜技术公司很多,据说现在新建的一些自来水厂都要用这种超滤膜了,原因就是效果突出,费用低廉。
超滤膜滤芯通常一个进水口,一个出净水的口,还有一个冲洗滤芯将杂质排出的口,也就是说在设计上可以实现自洁,当然由人工来控制冲洗频率。
因滤芯设计结构的不同,又可设计成内压式与外压式。
因出水速度高,所以是中央净水的首选,也就是实现全屋净水的首选。
去水垢或软化水的滤芯:简单的说就是去除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据我了解,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法:
1、 阻垢剂:如硅磷晶,微溶于水,磷酸根离子与钙镁离子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磷酸盐,这样就不会再有所谓水垢碳酸钙与碳酸镁形成。
2、 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用钠离子交换水中的钙镁离子,用一段时间后,将滤芯用盐水浸泡,又可以把钠离子置换回去,重新使用。
3、 螯合纤维:一种新型的材料,市面上还比较少见,可以螯合钙镁离子,螯合饱和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滤芯。实践发现,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便捷且足够安全耐用的去垢材料,很神奇,但要更换频率可能高一些。
4、 反渗透滤膜:也就是下面要说到的另一种滤膜技术。
反渗透滤膜滤芯:也就是常说的RO膜,理论过滤精度0.0001微米,纳米级过滤,个人认为这是极致过滤,有数据说这个过滤精度比水分子的直径还要小,过滤后的水几乎就是纯水,除了水,其它的都被拦截了。
在正常的自来水水压下,水分子基本上是无法渗透过滤膜的,通过对水加压,水分子才能渗透过去,之后不再加压,已经渗透过去的水也是无法再渗透回来的,所以称为反渗透滤膜,这是与超滤膜本质的区别。
因为要对水加压,所以基本上RO机都是需要用电的,机器内部也有许多根据压力变化自动控制的电子阀门。
即使在加压的情况下,出水速度依然是非常的慢,通常大概1分钟不到200毫升,所以机器会配置一个几升的压力储水罐,提前自动制水,存储在罐子里,随时备用户使用。一旦用户用了水,罐里的压力减少,机器就会自动启动制水。当然,也有大通量的反渗透滤芯,出水快一些,不用储水桶,但费用较高。
因为过滤精度极高,制水过程中要不断的将浓缩水排出,也就是所谓的废水,通常净水与废水的比例是1:3。简单测算,若每天用净水15L,产生废水45L,一个月大概1吨多,费用也只是3-5元而已,只是白白流走,有点浪费。
由于出水慢,此类净水器最适合的是直饮,不适合厨房洗菜什么的。
后置活性炭、KDF滤芯:做后置活性炭的材质通常要更好一些,主要是进一步吸附净化后的水中的异味,有的工艺实现了在碳上面载附银离子,于是具备了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KDF是一种高纯度的铜锌合金,实践证明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红外、矿化、活化、磁化滤芯:这一类滤芯一般是放在最后面,我个人觉得这只是厂家或商家销售宣传的噱头,对水本身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所以不多介绍。
复合滤芯:国外某些品牌有复合滤芯的产品,简单的说,复合滤芯有好多层,比如活性炭、矽藻瓷等等,通过特殊工艺做出来的。我个人认为没啥特别的,就过滤精度上讲,与超滤、反渗透还是没得比的。
本人实践过一些净水机,后续另外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用了几年的超滤机拆解实况。下面以超滤机示意举例一些照片,以便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示意举例:安装在橱柜洗菜盆下方的超滤净水机
示意举例:台上增添一个净水龙头
示意举例:拆解一台用了几年的超滤滤芯,还洁白如初
用一段时间后,从超滤机中冲出的杂质
用余氯测试剂测试,滴入几滴后的效果,左边是自来水,右边是经过活性炭滤芯的净化水
有不正确的地方,或不明之处,欢迎评论交流。谢谢。
今天的问题泉来净水小编就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什么问题可拨打公司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