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主7.68万东南得利卡,开7年贬值4.38万,车主:开玩笑吧?
一辆落地价8.45万的东南-得利卡,开了7年能卖多少钱?最近,上海的一位车主打算把开了7年的东南-得利卡给卖了,把卖车的钱当首付加上贷款买辆更好的新车,结果却郁闷了!
一般来说,新车落地一年至少就贬值20%了,这位车主的这款东南-得利卡到底能卖多少钱?难道这车真卖不到车主的期望价?
具体车型:东南-得利卡-2008款 2.0L经典型
新车指导价:7.68万
排量:2.0L
当时买的时候正好有节庆购车优惠,省了点钱,总共到手大约8.45万。
这辆车总共开了大概10.6万公里左右,车况良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辆车的评估价格: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这辆车的二手车估价是3.35万左右。从新车7.68万到二手车卖价3.35万,整整贬值了4.33万,平均一年贬值8.05%,这个贬值率实在是不低了,怪不得卖不到车主想要的高价呢!
再来看看这款车实际的成交价格:
从上图可以看到,有的成交价格比评估价格高有的低,个别车甚至比评估价格还低了不少。不得不说,东南-得利卡的保值率真心不高啊。
可能世界上真没几款保值率高的车型吧……各位车主的车如果想卖掉,欢迎来天天拍车。
车龄32年的1990款三菱得利卡,至今仍是越野穿越玩家喜爱的车型
如果我生活在东北、内蒙、西北、云贵,我一定会需要这样一台面包车,不仅能应对复杂的路况或是天气,还能时不时去探寻当地美景。可即使我没机会在这些地区生活,也不影响我对这台老家伙的喜欢和欣赏,这是一台1990年的三菱得利卡Star Wagon,一台32年车龄的四驱面包车。
第三代三菱得利卡的生产周期非常漫长,1986年6月,Delica进行了第三次换代,直到2013年这一代三菱得利卡还在作为新车进行生产销售,时间范围长达36年。并非是三菱没有再对其进行更新换代,而是第三代三菱得利卡被多国的车企合作生产,其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东南得利卡便是持续生产到2013年的第三代车型。
漫长的生产周期让其有了多款变种车型和不同的版本,包含货车、厢货车以及轻卡,而今天这台名为Star Wagon的车型则是该车系中的乘用版本,其内饰更为豪华,舒适度也有大幅提升。美国对于进口二手车的时间限制为25年以上的车型才能进口,而这台车也成为了进口车型中的抢手货。
80-90年代的三菱车型表现出了越野方面的优势特性,而这一点也被三菱得利卡完美的继承,从外观方面来看,整台车原厂状态下就表现出一种野性的美感,收缩的前杠加强了车身的接近角,原厂便拥有较高的避震行程,以及宽大的越野轮胎。
原厂还提供不同造型风格的越野前杠,这台车上的防撞前杠上还带有辅助灯光,前任车主在车身周边还加装了圆柱形的金属护杠,以提升在野外复杂路况下对于车辆的保护。
内饰中也有凸显越野特性的设定,包括座椅旁边粗壮的扶手,以及仪表台上方的水平仪和海拔表。
面包车带给我的感觉与其它车型不同,由于其狭长而宽大的车身,很容易给人带来空间感。这种空间能够容纳很多东西,你可以把自己想要的功能搬进车内,甚至包括一张床或者一张版工作。坐进车内仿佛就来到了独属于自己的世界,相比于越野车,面包车更容易激发人们关于外出、旅行、甚至是流浪的情绪。
1990年的三菱得利卡Star Wagon配备2.5L涡轮增压4缸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85匹,而最大扭矩196牛·米,通过2速分动箱来分配前后轮动力,由于该版本车型是从帕杰罗的底盘上打造的,因此越野性能方面表现出色,虽然极限越野能力不佳,但却是很多国外穿越玩家的选择。
这台三菱得利卡最终以16,681美元被波特兰的一位买家买走,他表示取回车后会对其进行进一步升级,成为一台旅行床车。
一车两用,生活与远方两不误,东南得利卡改装旅居兼摆摊多功能车
大家好,我是老杳,一个理想主义者。随着人们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大,纯消费品汽车越来越不合时宜,而商旅两用的多功能车正在崛起。
这是台东南得利卡大面包,2.4L排量,蓝白搭配的原车漆,车顶加装了行李架。
行李架右侧吊挂了一顶伸缩式侧边帐,前端装配了两盏射灯,为长途旅行而备。
室内重新铺设了木质地板,中门前面是一个柜台,左侧靠窗是一张竖向单人床。
车尾是一处移动店铺,改造成了户外咖啡馆,有制咖设备和原料,随时可定做。
这是摆摊模式,掀开了尾门,挂起了小招牌,伸开了侧边帐,搬出了简易桌椅。
这是露营模式,到了傍晚,准备一些食材,在车内美美做一顿,放松一下心情。一台车既能摆摊卖货,又能旅行露营,把工作和理想融为一体,这才是真生活。
东南也有神车?15年车龄的东南富利卡深度评测
今天写的这台车是几天前我的朋友@lookGE 家的一部客货两用的车,这车型真的算是挺冷门的。至于为什么会去写这车?因为这是一台和“原版”最接近的第一批组装车型,而且还是顶配(01年21万发票价买这车也是够任性),它就是东南富利卡,不过我还是喜欢它的台湾名字三菱福利卡(Mitsubishi Freeca)。
提加卡车人网签约作者:Edwin豪
说到这款车的历史,它是一款针对亚洲市场的紧凑型MPV市场而设计的混血儿,为什么要说是混血呢?因为这是三菱汽车和台湾中华汽车共同设计的(这令小弟想起五十铃的VC46的历史),并在台湾、中国和菲律宾搞了生产厂。我们天朝引进这车型的时候将其定义为RV车型(Recreation Vehicle,即休旅车),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货就是一款人货两运的车,高大上的包装也未能改变这现实。然后我们的台湾厂家在后来的改款直接搞了一个货车版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图片源自境外网站)
说了这么多,现在马上来看我们今天的主角。从正面看,忽略其伊拉克回来的外观,这个顶配款的造型(低配的样子就是以长嘴面包车)可以说是线条和层次很丰富。全金属打造的保险杠也是满足国人对“安全”的理解,而且重得不像话的引擎盖绝对是用料知足,以至于小弟不想再去抬起它。雨刮的设计很一般,以至于刮扫的面积受到限制,总令人觉得玻璃还没刮干净。
这台早期CKD的车型,原装大灯可是来自台湾第一大的灯具厂DAIOKU(大亿交通工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不过这造型是不是很像三菱帕杰罗的灯具,不过再怎么说也是一盏光鲜有点暗的卤素灯。
看看这台车的雾灯,同样也是DAIOKU的产品,只不过前面的东南的英文直接变成是台湾中华汽车的CMC标志。
镀铬设计的三幅式中网是当时顶配规格的五大标识之一,其余的四个分别是镀铬的后视镜,外露式的轮拱,车身侧面的ABS标识和尾部的AT标识。
转到车身的侧面,双色的车身设计可以说是千禧年的一个特色(不光是什么日系特色,而是美系车也有采用),车门上的原厂拉花很有中东版越野车的影子,窗边的X宝的晴雨挡是全车为数不多的非原装件,至于车顶上的行李架和尾部的尾翼,不好意思也是原厂的。
Freeca的车系现在已经停产了,取而代之的是三菱Zinger(君阁),只是这款君阁也是步了富利卡的后尘,销量惨淡(指的是大陆市场)。
早期规格的富利卡的尾部并未带有“小书包”,带有后窗加热、后雨刮和后地镜的尾门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打开尾门更会看见内部的开门把手和门锁的开关,逃生必备。
原版的尾灯可是日本STANLEY(史丹利)的部品,这倒是令小弟吃惊,要知道讴歌TSX也是采用这品牌的灯具的。
来到底盘的部分,这台车架构也是够奇葩,前方采用双叉臂线圈弹簧带防倾杆的结构,后部为板片簧的结构,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制动形式为常见的前盘刹后鼓刹的配置,14寸的双边五幅式轮毂搭配185R14C的轮胎。
打开车门,三菱车的设计风格扑面而来。布艺的饰板配合仿桃木的设计也是够恶心的(不知道哪位大神设计)。高配车型专属的四门电窗和镀铬车门开关在当时可算不俗的配置。
原厂自带的皮革座椅质量一般,小弟觉得台版的布艺座椅会更好。坐在驾驶座上,舒适程度还算不错,但是不带高低调节和腰部调节的主驾驶真的大丈夫?@lookGE 居然能开它去自驾游回来,他的腰真好。
打开后车门,这车门的开口尺寸绝对是大,上下车十分便捷,这也是令我对这款车身长度只有4,380mm,轴距2,620mm的车型刮目相看。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座椅均支持4/6放倒这个绝对是为搬运东西提供了便利。在第三排座椅不折叠的前提下,后备箱空间绝对的感人,3个行李箱小意思了。拆除了第三排座椅,折叠了第二排座椅,车内获得最大的空间(@lookGE 平时也是这样运货的)。
(图片源自百度图片)
来到前排,中控台的样式是这类小MPV常见的“T”型设计,全部硬塑料的面板,没有一具安全气囊的设计,然后卖21万(问什么我又忍不住说价格),然后还有人买,霸气!相对比台湾贩售的规格,设计一样,还有那恶心的桃木,然后我也就释然了。
(台版规格,图片源自境外网站)
看看这方向盘,东南原厂配置的是四幅式的三菱标,台湾版本是双幅式的规格,而且样式更像货车使用的样式(瞎扯一句,白底的仪表真心好看)。方向盘后是一般车型的大灯、雨刮等采用的拨杆,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不过这车是带液压助力转向的,转动起来的感受还是挺合适,也许只有车主们才知道,这坑爹的富利卡低配是纯机械转向的,没有任何助力(国产车的常见做法)。
(图片源于境外网站)
国内的黑底白字仪表盘的设计我觉得有缺陷,不采用自发光表板的话,这样的黑底设计绝对是车库、隧道的坑货,看不见仪表数据的。同样的,东南汽车也是针对车型的价格配置了不同样式的仪表,以此告诉你是什么配置的车(低配改高配,根据@lookGE介绍难度不小)。
仪表板的左侧是电动调节后视镜和雾灯的开关按键的功能区,而副驾的位置则是一个小的储物格。
中控台位置倒是真正的中规中矩,最上方的凹陷式储物格,中间的空调操作面板,而最下的娱乐系统则被更换为触屏式一体机。
副驾位置的顶置储物格设计可以说是富利卡的特色,带有Freeca标识的扶手?还是限位器?这设计真的比台湾规格的“裸奔”设计更为合理。
这个位置是@lookGE 叫我一定要写出来!据他本人兴奋的介绍说这带扶手箱的中央部分设计是顶配才有的,虽然空间不大实际功能也不突出,但这是作为顶配车主才有的福利(东南到底是怎样“迫害”车主变成这样的)。
最后当然是介绍一下动力部分的数据,这款东南富利卡搭载的是一款沈阳航天产的代号为4G63S4N的多点电喷汽油引擎,排量为1,997cc,最大功率为89.67/6000 kw/rpm,最大扭矩为166.6/4000 N.m/rpm。当然,这款引擎可以说是老掉牙的产品,他的技术配置也是修车的老师傅的故人了。在这里说个题外话,富利卡其实还有一个搭载三菱4D56的2.5L柴油版的规格,不过咱们天朝并没有引进。
(资料源于汽车之家论坛)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款4速的自动变速箱带O/D挡,并且还有运动模式的选择按键。如不出意外,这款变速箱应该是三菱帕杰罗V33上搭载的4AT有关系,不过这变速箱在实际使用中,换挡平顺性并不比现在的多档位自动变速器差。
结语:
在这部分,小弟这次想分享一下这台车实际的驾驶感受。作为一台车,这车给我的驾驶体验真的是只有及格分60分,奇怪的坐姿配合反人类的油门和刹车踏板高度,还有左脚的空间极小,人机方面就是0分。转向方面作为一款车龄达到15年的车(2001年出厂),我并没有指望它有多伶俐(虽然前悬挂是双叉臂的),然而极易上手的操控,躲坑的反应速度和车身姿态倒是令我颇为赞赏。作为一台8座车,空间上应付短途出行毫无问题(特别是第三排空间,对于4,380mm的总车长,不错了)。从货运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比客运更为合适,特别是大城市的拥堵路况,小车身、大空间、自动档(前提是不嫌弃那恶心的踏板)配合大尺寸的后车门,足矣。
能越野的面包车 94年4代三菱得利卡 国内轻型MPV都得叫它一声大哥
今天分享的这台车是来自于三菱的得利卡L400(Delica),生产年份为1994年,初始注册地为日本,满足了加拿大二手车进口法规——出厂运行15年以上年限规定,进而被二手进口车商Japanese classics收入库中。在漫长的16年中,这台车共行驶了10万公里左右,标售价格为15495美元,合算人民币为11万元。
这台车为三菱得利卡车型的第四代,这一代与第三代和中国汽车市场颇有渊源。成龙的电影《快餐车》中曾出现过一台黄色的得利卡,为第三代得利卡L300。
《快餐车》
第三代得利卡最初在台湾省进行生产,后来东南汽车拿到生产权限后,在国内以东南-得利卡为名进行生产,如今早已停产,时至今日还能看到进口三代得利卡的玩家。
有人开玩笑说开不坏的车都默默退出了国内市场,很巧,第四代得利卡便没再进入国内,但东风汽车拿到得利卡的生产线之后,衍生出了东风风行菱智,在94年四代得利卡基础上经过四次改款,至今仍在售卖,并非常奥利给的开发出了新能源车型菱智M5ev。
但四代得利卡的底子并非只有菱智在用,以现代STAREX为原型衍生出的江淮瑞风便是另外一个,因为现代STAREX的原型车基础便是四代得利卡。
今天这台Astoria绿珍珠色的得利卡便是第四代L400,得益于柴油涡轮发动机和三菱强悍的四驱系统,很多人不单单将其当做货运车,还常常改造成越野或露营的移动工具。这台得利卡便经过了这样的改造,造型大有Expedition Overland风格。
上一任车主显然是很爱惜车的人,在车内张贴着请勿吸烟提示,车内没有异味,虽然有些老化的部分,但整体来看依旧非常新。
第二排座椅可进行多角度调整,同样也能翻转180度面向后方,后视镜、车锁、车门窗户为电动控制,除此之外后排空调可独立调整。
上一任车主对动力系统和四驱系统进行了升级,将4M40柴油发动机拆除,移植了更为先进的4M41,后者用于山猫帕杰罗。
鹏友汇丨一辆得利卡改成房车,你也可以丈量中国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由生活一直都是诗和画的主题,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
不过生活总是有太多的束缚和牵挂,太多的顾虑和胆怯,让我们不敢背上行囊,行走四方。
做别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过别人想过却不敢过的生活,这是周橙熟和李林夕这对95后情侣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为了追逐自由恣意的房车生活(vanlife),他们辞去收入稳定的工作,购买了一辆二手得利卡进行房车改造,开始了他们追逐梦想的旅居生活。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梦想的种子从大学开始埋下,在漫长的时间中一点点萌芽生长,一个闲谈家常的平常夜晚,周橙熟提出vanlife的想法,两个人就这样一拍即合定下了计划。
选车其实是前期准备中最为纠结的环节,在筛选的过程中,一辆有着18年车龄的东南得利卡进入他的眼帘,这辆车不仅是分时四驱,同时经过历代车主的精心保养和燃油的经济性也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决定,这辆东南得利卡作为他们的梦想之车,开启了他们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走近中国的故事
没有规则的限制,没有环境的束缚,每一次上路都是对心灵的放飞。一个月的准备后,一辆车、两个人踏上了梦想的旅程。
他们参照一个摄影师曾走过的民族路线,围绕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制定了他们的路线计划。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其实很多人对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了解都并不是很多,我们想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像李子柒一样讲一讲中国的故事”
对于周橙熟和李林夕来说,这一次上路和他们过去的自驾出游都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段自由放飞的旅行,更是走近民族、挖掘中国故事的“发现之旅”。
从上海出发,他们经过浙江,去到丽水,来到了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畲族。
过许多畲族的村落,在云和县,他们第一次遇到了“萬崃滏”的粉丝,收获了来自陌生人的鼓励;他们在雨天和村民一起上山采摘豆腐柴制作绿豆腐,在村民的家里和当地人一起共享美食、闲话家常;得知他们旅居生活的艰难,村民还主动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借给他们水和木柴。
尽管路上也遭遇了一些陌生的眼光,但温情与感动也从未缺席。
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处村,那里不仅有自然村落的静谧与淳朴,热情朴实的老人们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但在黄处村我们被爱护地像是刚归家的孩子,他们的声音、笑容、脸庞会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意料之外的善意总是弥足珍贵,而这些不期而遇的美好也让两个来自城市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立志要走遍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让世界认识中国。
虽然经常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停留,“小万”充足的动力还是让整个旅程比较省心。在金华横店附近一段泥泞的路上,周橙熟也突发奇想针对这款车的越野性做了一次测试,尽管坡陡坑多,拥有18年车龄的“小万”还是通过了考验。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实际的房车生活和预想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但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全力以赴”。
追求梦想的路上总是有无法言尽的苦,但庆幸的是,他们依然满怀激情。
离开丽水后,他们也特地带着“小万”洗澡回家,来到东南汽车。
知道他们的故事后,东南汽车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前来围观合照,欢迎回到家里的孩子,欢迎这两个勇敢追梦的年轻人。
工作人员还带着周橙熟和李林夕一起参观了东南汽车的展厅,他们看到了一个历经25年风雨的主机厂,如他们的追梦之路一样写满了故事;他们还看到了“小万”的“后辈”们,有东南DX3、东南DX5、东南DX7,了解到了即将上市的DX7星跃,甚至还幸运地看到了还未上市的DX9新车。
敢想、敢做、敢挑战,这是两颗不甘平凡的心,是两股奔涌而来的“后浪”。之后,周橙熟和李林夕会从深圳直奔西藏,夏天北上冬天南下。
一辆得利卡载着他们激荡的梦想,洒着如火如歌的青春,而东南汽车也将在第25个年头继续坚守前行,书写一个不负光阴的“东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