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车百丽汽车用品

全国招商热线:

184-7552-8724

哈市二手车(哈尔滨一小区,卖二手车的“霸道”,致居民停车难)

所属分类:汽车知识 发布日期:2023-11-24 04:29:32 浏览次数:

哈市二手车(哈尔滨一小区,卖二手车的“霸道”,致居民停车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保中心发布二手车交易消费提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之前,提前做好攻略,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交易各方能否恪守诚信关涉交易安全。哈尔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选择二手车交易市场、独立二手车经销商、大型二手车电商平台以及传统4S店,注意查询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合法资质和诚信记录,多渠道了解信誉好、正规经营的商家,切勿贪图便宜购买证件、手续不全或来路不明的二手车。

在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需要了解整个购车流程,知晓各环节涉及到的费用和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情况,尤其涉及贷款、检测、过户等环节,避免出现产生额外的费用、办不下来贷款或过不了户等情况,尽量不要因自身违约行为造成经济损失。

选车时要仔细查验、核实经营者介绍的车况,通过试车感受真实车况,不轻信经营者的口头承诺,可以找懂车的亲戚朋友帮着查验,必要时征得经营者同意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共同对二手车进行专业评估,并保留好二手车评估报告。

二手汽车消费具有专业性强、一车一况的特点。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难以全面核实车辆真实情况,因此要签订内容详细、责任明晰的书面合同。合同中尽可能详细、明确记录卖方承诺的原版原漆、非事故车、非水泡车、非火烧车等相关承诺。

消费者要保留相关交易过程中的凭证,包括发票、合同、维修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在日后产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哈尔滨一小区,卖二手车的“霸道”,致居民停车难

哈尔滨松电小区居民反映:

卖二手车的“霸道”俩月居民停车难

“霸道”车辆

生活报讯(记者 杨雪楠 文/摄)“霸道”车,指的是长期在公共停车区域占据免费车位的车辆。近期,生活报连续关注了挡车桩占道的现象,陆续拔掉了占用免费停车资源的挡车桩。近日,居住在哈市道外区松电小区的居民杜先生报料称,松电小区北门十个车位已经被十辆“破车”占了两个月了,这可把开车出行的居民愁坏了。

现场:十辆车均无牌照有的放了二手车广告

13日,松电小区居民杜先生说,松电小区北门原来两侧都有空地,可以停放十辆以上的车。可是10月份开始,这里陆陆续续停了十辆“破车”,而且停上就不走了,本来就不宽裕的停车空间立刻“吃紧”。“我家就住北门旁边,原来把车停在北门,就可以直接回家了,现在北门这边让这十辆车停满了,我回家经常要绕好几圈找车位。”

13日中午,生活报记者来到道外区桦树街190号松电小区北门,这个门紧邻着地铁1号线桦树街站4号出口,门口两侧一共停放了9辆杜先生所说的“霸道”车,在旁边的人行道上还停放了一辆,一共10辆,大多为白色捷达车。记者上前观察,发现这十辆车均无牌照,车身上均有比较严重的划痕等,部分车辆轮胎都没气了,有的车上还放着“高价回收二手车、金银首饰、貂皮”的广告。

交警:非报废车不能处罚已通知车主将车挪走

随后,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122交警报警平台。当日15时许,道外太平交警队给记者回电表示,交警已到达现场,发现这些车辆并不是报废车,检车仍然在有效期内。警方表示:“虽然不是报废车辆,目前也没有对这种行为的处罚依据,但长期挤占免费停车资源,会造成其他居民停车困难,我们接警后会到场查看并通知占道车辆尽快驶离。我们已经按照上面的卖车电话通知车主,要求其将这些车辆驶离。”

哈尔滨二手车行“霸道”半年,车上都插着小红旗

哈市道外区方远滨江国际1期居民投诉:

门前停30辆车二手车行“霸道”半年

插红旗的是“霸道”二手车

生活报19日讯(记者杨雪楠文/摄)“自从楼下开了这个二手车行,我每次找车位都特别困难!”家住哈市道外区方远滨江国际1期的居民薛女士给生活报记者打来电话称,生活报连续关注“霸道”车的报道十分给力,她也想反映一下自家小区附近被二手车“霸道”的情况。

据薛女士介绍,她家小区有地下停车场,但是很多业主并没有购买车位,她也没买,“我每次都会停在小区正门口旁边的免费停车位上,这里大约有五十个车位,下班回来基本都有空位。”薛女士说,但自从这里半年前开了一个二手车行,停车就变得非常困难。“停的待售车越来越多,占据了很多停车位,现在白天基本找不到车位,小区周边道路管得也严,经常有交警来贴罚单,不能停,这让我们居民上哪停车呢?”

19日中午,记者来到该小区1期看到,在1期正门旁人行道上有一些停车位,密密麻麻停满了车,很多车都插着一面小红旗。记者上前查看后发现,这些插着小红旗的车全部是待售的二手车,前挡风玻璃上有车况和价格,二手车有30台,这些车旁有一家名为刚哥批发二手车的门店。随后记者观察到,其他寻找车位的车主只得将车横在待售二手车前面,停车混乱无序,车位非常紧张。

据薛女士介绍,到了下班时间,停车位更加紧张。“我们小区入住率比较高,很多业主没有购买地下车位,现在一期门口停车位这么紧张,我们只能开到二期、三期那边,大冷天要走很远的路,而且那边停车位也不宽裕,有时只能冒险停在道路上,早上得早早起来开走,不然容易被交警贴罚单。”薛女士说:“这里是公共停车空间,是附近单位和居民公用的,二手车行长期占据这么多车位,造成居民停车困难,我觉得该有些惩罚措施,让二手车行在占据停车位的时候有所顾忌。”

哈尔滨二手车交易有多乱:尾检内外有别发票互不相认

外地车迁入被强制要求测尾气趁机收钱,正规发票“互不相认”,不找中介事难办……近日,根据群众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三督查组在黑龙江省督查发现,哈尔滨市二手车交易存在多重问题。

尾检“内外有别”、发票“互不相认”、不找中介事难办

群众反映,二手车车主在办理从外地迁入哈尔滨市的相关手续时,即使车辆的环保检验、年检均在有效期内,也被强制要求进行尾气检测,否则无法办理过户。但哈尔滨本市的二手车过户并不需要检测尾气。

督查组工作人员开展暗访,陪同几名车主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北区等多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车辆管理所办理手续,均被告知:哈尔滨市以外的车辆如迁入,必须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并由检测机构出具相关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合格的才能办理过户登记。督查组成员现场看到,一名车主缴纳了180元检测费。

外地车辆尾气检测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丽颖 摄

黑龙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外地车转入哈尔滨市的数量为55575辆。据督查组了解,这些车辆在哈尔滨市进行尾气检测,每辆车收费80元至240元不等。

此外,部分群众向督查组反映,一些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利用可以代开二手车交易发票、协助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的特殊优势,只承认自身所在市场开具的交易发票,对其他市场的交易发票一概不认,拒绝办理业务,给二手车自由交易造成障碍。

督查组成员拿着其他二手车市场开具的正规发票,到哈尔滨市宏达国际汽车城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广全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等办理过户业务,均遭到拒绝。询问具体原因,工作人员说:“你在别的地方交了钱、打印了发票,再到我这儿办业务,还不给我钱,我怎么可能认你的发票?”

二手车查验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丽颖 摄

督查组根据“交管12123”App上提供的服务电话随机选取哈尔滨市冠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远鹏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等进行电话咨询,发现服务站之间普遍存在相互不认可发票问题。

种种障碍下,二手车交易不依靠中介寸步难行。一名二手车购买者称,在哈尔滨市如果不给中介公司交“服务费”,个人想办成过户手续很困难。

督查组发现,不少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代办中介等往往以开票、尾气检测、验车、过户、上牌等名义,捆绑收取一揽子“服务费”,价格从10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

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

监管义务履行不尽责

督查组表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文件,强调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明确要求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哈尔滨市相关部门未能对照新的国家政策更新服务职能、规范,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给百姓造成负担。

针对统一发票互认难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哈尔滨市一些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为了自身营利,以种种理由拒绝认可其他市场开具的交易发票,反映出当地有关部门在下放权力的同时,未切实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扰乱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秩序。

此外,督查组表示,哈尔滨二手车流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多、涉及面广,困扰百姓多年,但所涉及的当地商务、公安等部门却视而不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部门在下放权力的同时,监管没有跟上。

清理整顿乱收费

简化交易环节

督查组建议,有关地方应提高政治站位,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的日常监督管理,对二手车交易领域增设限迁条件、发票不互认、收费不透明等问题进行清理整顿,简化二手车交易环节,提升群众办理相关业务的便利性和获得感。

据悉,目前,哈尔滨相关部门已对相应问题提出整改方案,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停止对符合国家在用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机动车排放检验有效期内的外地二手车迁入的检验检测。

哈尔滨市公安交管局向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明确二手车交易发票流通要求,对于非本市场开具的相关发票,经复核后,正常为机动车所有人办理相关业务,不得以非本市场开具为由,推诿、拒绝办理;同时,哈尔滨市公安交管局对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也提出相关要求。

来源: 新华社

哈尔滨加快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全面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黑龙江网11月21日讯(实习生 郑皓哲 记者 王忠岩)今天,哈尔滨市“牢记嘱托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打造“向北开放之都”专场发布会在哈举行。

哈尔滨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明介绍了哈尔滨市商业相关情况。

刘明介绍,近年来,哈尔滨市紧紧围绕打造“向北开放之都”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贸易、通道和平台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千方百计扩大外贸规模

2022年,哈市进出口总值实现387亿元,同比增长12.5%。2023年1-10月,哈市进出口总值实现399.5亿元,同比增长41.1%,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对俄进出口实现90.3亿元,同比增长79.8%。

加快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哈市已形成较为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跨境物流体系。现有1条对俄和2条北美货运航线;哈俄班列和对俄公路运输已实现常态化运营。今年前10个月货运航线共飞行187班,货运量5635吨,货值10.2亿元;哈俄班列开行93列,发运9104个标箱,货值11.2亿元;对俄电商公路货运量3435吨,货值3亿元。

发挥开放平台载体功能

今年1-10月,哈尔滨综保区实现进出口额58亿元,同比增长107.7%;哈自贸片区实现进出口额80亿元,同比增长58%;临空经济区进境食用水生指定监管场地和保税航油等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入运营。

此外,今年1-9月完成跨境电商贸易额39.2亿元,同比增长148.6%;5-11月,哈市二手车出口2042台,实现出口额3.4亿元。

下一步,哈尔滨市将继续努力推动对外贸易提质增效,为哈市打造“向北开放之都”做出积极贡献。

每户最高奖励200万元!哈尔滨市全力支持二手车出口

为推进哈尔滨市二手车出口业务规范有序开展,近日,哈尔滨市商务局出台了《哈尔滨市二手车出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建立高效的二手车出口运营和监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哈市外贸稳中提质,不断开拓外贸新途径,促进哈尔滨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出口企业必须由省商务厅报商务部备案,且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方可从事二手车出口业务。出口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二手车车源整合能力及二手车整备能力,具备二手车出口境外市场渠道,熟知进口国汽车产业政策,在进口国具有与出口规模相匹配的境外维修、零配件供应能力及完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企业须承诺在批复一年内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对于出口企业的主体责任,《方案》指出,出口企业应建立二手车国内采购体系,保证出口二手车车源采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口企业应根据二手车进口国采购商要求从采购源头把控车源,确保车辆合法性;企业出口二手车需登记在出口企业名下,确保责任追溯。出口企业应掌握进口国市场准入政策,确保出口二手车符合进口国市场准入标准。进口国无准入标准的,出口二手车应达国内关于二手车出口检验标准。出口企业应向二手车进口企业明示车辆信息,如实签订贸易合同,明确二手车出口质量安全责任及售后服务等条款。

对于存在达到《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报废标准的车辆,以及距规定要求使用年限1年以内(含1年)的车辆;抵押期间或者处于海关监管期内的车辆;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期间的车辆等情形的车辆禁止出口。

对于监督管理,《方案》指出各相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监督、谁负责”原则,做好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对未按规定办理车辆转移登记的二手车,商务主管部门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对未按规定时限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商务主管部门在其办理完成注销前,不予发放新的二手车出口许可证。对出口被盗抢、拼装、报废等违规车辆的,取消企业二手车出口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方案》,各相关部门在车辆交易登记、许可证申领、口岸通关、车辆注销等环节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为二手车出口创造便利化营商环境。发挥哈尔滨内陆港一类内陆铁路货运口岸功能,引导企业通过“哈俄”“哈欧”等跨境物流通道扩大二手车出口。按照《哈尔滨市支持对外贸易发展若干政策》(2022~2026)支持方向,对认定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按照年度二手车出口数量,给予每辆车2500元奖励,每户最高奖励200万元。

来 源: 哈尔滨新闻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图片版权等其他侵权行为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获取·了解更多汽车·7*24小时专业服务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