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大玩具-海南马自达323
作者 —— 咖加用户:内燃茶馆
三月的最后一天,我无意之间遇到了这台车。04年的马自达323,一手车15万公里,车况还可以,相比价格可以说不买不是人。于是,我成为了一名马自达车主。价格呢,哪怕加上提档和落户的费用,也不够买一部64g的iPhone11。
先介绍一下这车,这可是正宗的海南马自达323,而不是后来的海马汽车,这是两个概念。
车型简史
其实海马的历史值得一讲,如果只对这款车的体验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过~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南省想要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于是从接盘了菲律宾的一套老旧的汽车生产线,随后又与马自达牵上了线。到90年代初,海南汽车制造厂的首款产品HMC6470诞生了。
HMC6470
这款车其实是底盘代号LA4的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海南汽车厂引进生产的时候已经在国外停产了十年之久,属于当时常见的以较低成本引入老旧车型的做法。
之后的海南汽车制造厂才正式跟马自达成立合资企业,并以国产或CKD的形式生产了一些车型,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但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初期海南马自达所生产的车型都是没有国家的生产许可的,理论上只能在海南省岛内行驶。虽然在特殊时代,也有不少产品流入大陆并正常上路,但海南马自达是急需生产资质的。于是,1998年,海南马自达挂靠一汽,海南马自达这才步入正轨。
2001年,海南马自达推出了普力马这款车,这是一款海外发售于1998年的产品,可以称得上是海南马自达造的第一款正儿八经的合资车型,而普力马其实就是本文主角323的MPV版本。为什么说是正儿八经呢,因为之前海南马自达造的第六代323用的是丰田8A引擎,还有上个世纪那种"拼装车"的气质。到2002年,海南马自达生产的第八代323正式上市,也就是我买的这款车,得名福美来。
之后呢,马自达一边跟海南这边玩着,另一边就悄悄和一汽暧昧了起来。2005年,一汽马自达成立了,开始生产人尽皆知的马6(05年之前的马6写的是红旗CA7230)。2006年,又跟长安成立了长安福特马自达。然后,海南马自达就彻底凉了,摇身一变成为了自主品牌,更名为海马汽车,开始生产一些不知所谓的山寨车型。而海马的现状如何,想必我也不用多说了。
静态体验
而我买的这台323,正是海南马自达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时候诞生的。海外市场98年登场,底盘代号BJ。这辆于2004年3月上牌,1.6升手动挡低配,新车指导价11万多。
323的外观设计在同年代的车型里面我觉得很普通乏味,属于那种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很无聊的车。而我这辆车的外观多少有些惨,左前翼子板有点凹陷,前杠和大灯之间的缝隙拆装之后没有处理好,香槟色也难免会有色差,但好在骨架完好如初。
内饰同样没什么亮点,但一切功能都清晰且易用,这点比整个不好用的大屏可强多了。门板上方和空调出风口那一块是软性材料,高配车型的四个车门板还有这个级别不多见的褶皱真皮包裹。这车的内饰有一个小特点,一般来说音响开关和音量按钮都会在靠近驾驶员那一侧,但323的是在右侧,切歌的按钮也在右侧,设计应该是照搬的日本版.....这点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在开一台改舵车。
323的这套绒布座椅无论是舒适性还是质感都很出色,前排座椅的柔软性和包裹性做的恰到好处,坐垫长度也够用,比前几天开的奥迪Q5L舒服。原车主常年包座套,这车买来我只是洗了车然后拆掉座套,内饰成色还是很赞的。
后排空间迫于4.3米的车长就与如今的A级车相形见绌了,图中主驾座椅是我180cm身高正常开车时的位置,比较偏后,当我再坐到驾驶座后面的位置就前面顶腿、上面稍稍顶头了,非常利于前后排交流。但如果前后乘客能互相体谅一下,这车的后排还是能说够用的。
后排那个扶手是两层的,打开之后有一个储物格和两个杯架,印象中十几年前的A级车里这样处理细节的并不多。
下面这就是323车内最为与众不同的配置了,副驾驶座椅可以折叠成一张桌子。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这辆马自达里面吃饭、看电影、办公......这感觉很大趋势,很living room。
但我认为这个功能很鸡肋。如果你真的坐在后排吃饭,你的盒饭放在这张桌子上会离你太远,从而导致你的坐姿会很难受,我宁愿放在后备箱盖上站着吃。这个设计确实巧妙,但徒增了成本又没什么实用性。在06年马自达退出之后,这个功能被迅速砍掉了。
后备箱的空间相对车身尺寸来说并不小,开口很大。神奇的是这辆车的后备箱里还放着海马的机油以及防冻液,说明这辆323大概率坚持在4S店保养。
动态体验
动力方面,这款车搭载的是马自达ZM 1.6升发动机,据说06年之前323的所有ZM引擎都是进口发动机。最大马力96匹,最大扭矩140N·m,典型的买菜车动力配置。实际驾驶中,由于车重仅1105kg,所以时速低于80kph在城里开的时候动力还是察觉不到动力不足的。
低扭一般,维持在2000转以上就能保持不错且顺滑的动力输出,开起来会给人很轻快的感觉,但也只能说将将够用而已。但如果上了高速,323就差强人意了,时速100时转速大概就3000多转(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如果再快的话发动机噪音和风噪就会使人难受了,动力也跟不上趟。总的来说是一台只适合在城里开的车,跑高速会大大影响用户体验。
而这辆323的发动机工况,除了气门室盖垫渗油和一个机脚垫老化导致怠速抖动之外都非常好,哪怕是冷启动之后也没有比如气门声大之类的异响,运转非常平顺且安静。
323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它的底盘和操控。这车的悬架形式尤其是后面听起来非常高级,前麦佛逊悬挂+横向稳定杆,后面是TTL双天梯式多连杆独立悬挂,且官方宣称323的后轮悬挂会起到一定随动转向的作用。
听起来很复杂的后悬挂我们先不剖析了,但这车的底盘是确实是有一定运动取向的。路感清晰且舒适性不差,对颠簸的处理很有韧劲儿。过弯时的侧倾和稳定性非常令人惊喜,侧向支撑很到位,整体也会给人以重心很低的信心感,这是同期对手凯越和伊兰特所完全不具备的。
当年323的最直接竞品,伊兰特和凯越,三款车被称为"新三样"
转向和底盘一样有惊喜,机械助力的力道很舒服,低速打方向足够轻快,也不会像现在很多使用电子助力的廉价车那样有浓浓的虚假感。转向精准程度和回馈比现在放到今天也能在操控性方面给好评。
五速手动,挡位行程偏长但入挡手感相当可以,离合的力道不会像本田那么硬,但也不会像有些上了年纪的国产车那样松松垮垮,结合点很清晰且有一定范围。323的离合是很友好的,不像本田的一些手动车,如果你不熟悉,就需要一公里去适应一下才能开顺,我身边几个手动挡菜鸟都能轻轻松松把323开顺溜。若是激烈一点驾驶,稍稍熟悉就能轻松实现快速换挡。
而323所带来的的驾驶乐趣我觉得跟如今标榜运动的车还不太一样。323的感受是更加纯粹且直接的,有啥给啥的回馈和不太好的隔音会让你感觉与机械之间有非常紧密的沟通,而不像如今的车那样多多少少有一种间离感,当然这也是汽车工业进步的表现。
总结
323是一辆好开的车,也是一辆好玩的车。
作为一款家用买菜车,它空间够用,前排坐着还挺舒服。油耗不高,不严谨测试县城城区路况7-9升/百公里,动力标定足够平顺且易用。可靠性好,车龄16年了,只有气门室盖垫渗油和一个机脚胶需要维修,底盘和内饰没有任何松散或异响。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对老车不限行,那么一辆323胜任日常代步完全没有问题。
而作为一款几千块的玩具车,它也是一辆能够给你带来乐趣的车,经过这段时间与323的接触,我才真正让我感受到Zoom-Zoom的理念所在。马自达的工程师是在真的用心把一辆看上去不起眼的买菜车标定的如此具有驾驶乐趣。虽然动力弱鸡,但是它的底盘和操控是能够让每个热爱驾驶的人露出笑容的。
诚然,这辆16岁的老车连个iPhone11都不值,我们也不能以新车的标准去要求它,但是这辆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不少小惊喜。但话说回来,五六千块钱的选择还有什么呢?我实在是想不到这个价位还有什么车能像323同时满足好开、好用又好玩的这几点属性。
因为还要忙着修复六代雅阁,所以这辆323就匆匆卖掉了,新车主是个开揽胜的大哥,不知道这辆323在他手里会被玩出什么花样。最后,二手车尤其是老车真的是一车一况,甚至两辆同款车的离合踩下去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感受,本文仅就我买的这辆323而谈。
透过海南马自达323,看海马汽车的“前世今生”
几千块钱的屌丝车系列又来啦。
今天要介绍的这款车开上可能会有点堵车,
它就是 - 马自达323!
(梁家辉可能是马自达最恨的人了)
这款车现在的行情价真的是便宜到炸裂,最便宜的323现在只需要五六千块(给若干年后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说一下,现在是2020年),最贵的也不过一万出头。我朋友圈里面有个专门批发二手车的车贩子,一辆成色还凑合的手动挡323,要价九千多块钱愣是半个多月没卖出去。
323都这个价格了,还要啥北斗星啊?
--------
从我个人的审美出发,323的外形确实显得有些老气了。而且这老气也不是显出来的,毕竟如果把最新一款的次时代昂科塞拉包括在内的话,这辆代号为BJ(不要想歪大家)的323,已经是上上上上代的马自达3了。
(嗯,323 Familia的后代就是现在的马自达3。虽然Familia这个名字在马自达的族谱里仍然在使用,但现款Familia Van已然是一辆商用小厢货了,和原来的Familia完全是两码事)
323 Familia对马自达来说似乎已经是行走的活化石,毕竟连曾经生产它的厂家 - 海南马自达,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
海南马自达成立于1992年,算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合资车企了。
当时海南汽车厂从菲律宾购置了一套福特的生产设备,马自达方面又拿出一些过时的模具和生产资料作为出资,海南马自达就这么成立了。
(马自达929 Luce LA4,1977-1981。资料显示这是海南马自达生产的第一款车,只不过海南马自达在生产这款车时其实它在国外已经属于过时的淘汰品了)
(第六代马自达323,BG。这款车1994年在国外市场停产,所以1994年马自达又把它拿到国内,“赏赐”给了海南马自达)
海南马自达虽然就这么成立了,车子也生产出来了,但车子过时落后却不是它们真正面对的问题。事实上,由于国内的汽车市场当时处于完全没有发育的阶段,所以第六代323在当时还算得上是不错的车。
海南马自达真正所面临的问题是 - 没有生产资质。
没有生产资质,造出来的车就是不合法的,就没有办法正常办理手续销售到全国各地。所以早期海南马自达生产的车都主要集中在海南岛内部消化了。但一个小小的海南岛毕竟市场有限,于是走投无路的海南马自达只得做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
抱大腿,找有生产资质的厂家挂靠。
后来在政府的撮合下,海南马自达划拨了自己的一部分资产给一汽,双方成立了“一汽海南马自达有限公司”。由于是海南方面走投无路找到的一汽,所以双方的合并肯定是一汽说了算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汽甚至可以决定海南马自达的生死。
在这场重组中,一汽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在当年签订的协议上用的还是“兼并”一词,是一汽“兼并”了海南马自达。
虽然生产资质的问题解决了,但海南马自达的噩梦才刚开始。毕竟一汽对海南汽车厂完全不感兴趣,一汽真正惦记的是这家公司的后三个字 - “马自达”。
重组之后,海南马自达开始重新生产第六代323,并开始面向全国销售。海南马自达当时还为新版的第六代323换上了一颗“丰田芯” -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8A发动机。
但毕竟此时已经接近千禧年了,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六代323已经错过了它占领市场的最佳时机。所以复产的323销量惨淡也并不意外。
有了生产资质的海南马自达肯定不会就此甘心,它必须要引进新车型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2001年,第一代马自达5 - 马自达Premacy在海南马自达投产,海南马自达给它取名“普力马”。据说当时一汽方面想要在长春生产这辆车,未果;
(海南:我好不容易要翻身了你让我把这玩意给你?想都别想)
2002年,第八代马自达323 Familia在海南投产。一汽再一次提出想要在长春生产这款车,海南方面依旧没有答应。
... ...
一年之后,马自达又来新车了。
经过一汽的不懈努力,这次一汽终于成功的争取到了新车的生产权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新型轿车,这次将由“一汽轿车马自达”生产。
这辆车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 - 马自达6。
借着海马给搭的桥,一汽终于成功的与马自达联姻。
故事发展到这里,对于一汽来说,海南汽车厂已经没有了它的利用价值。所以在马自达后来的故事里,就没有海南马自达什么事儿了。
--------
2006年,马自达和海南汽车厂的合约到期了,双方的合作自然也就终止了。毕竟彼时一汽靠卖马六就已经卖到数钱数到手软,并且长安方面的合资公司也已经在部署中了。
就算未来马自达会依照法律在国内组建两家合资公司,那怎么着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海南的。虽然彼时的长安汽车还不是多强,但秒掉海南汽车厂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这样,海南汽车厂对马自达也失去了利用价值。
(想区分挂着马自达商标的323是前期版还是后期版很容易,前期的尾标是“海南马自达”,到了后期就改成了“海马汽车”,因为“一汽海马”的组建发生在海南跟马自达分家之前)
所以从2006年开始,“海南马自达”这个公司就不复存在了。但马自达允许海南(彼时被马自达抛弃之后的海南汽车厂更名为“海马汽车”)继续使用马自达的技术进行生产和研发,只是不能够继续使用马自达的商标。
所以大家也能看到这个样子的323:
外观和马自达323是100%完全一样的,但车标换成了和马自达商标颇为相似的海马商标,原车名“Familia”也改成了一字之差的“Family”。不得不说,海南这一手擦边球打的还真是六到飞起。
2009年,海马仅剩的最后一条命根子也没了,马自达终止了与海马的技术合作。也就是说,海马从此以后不仅不能使用马自达的专利技术,就连近几年延续下来的外观设计也得改 -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外观专利的问题。
于是大家就能看到,从那之后的海马汽车,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2011年之后的福美来就都是...我说这是城乡结合部风格,没人反对吧?)
从此以后,马自达跟海马汽车你是你,我是我,恩断义绝,相忘于江湖。
-------
这就是海南马自达的故事。了解了这家公司曲折的发展史(不应该叫发展史,应该叫...毁灭史?),才知道该如何去买他们家的车。
马自达323,不用多说,用现在的市场价来衡量,肯定是几千块钱或者一万来块钱不可多得的好车,如果要是碰上成色好的,那更是超值;
但问题就在于,你买到的是怎样一辆323?
(去年夏天,一辆旅行版的进口马自达323惊现二手市场,1.8六速手动,震惊全国“破烂”玩家。最后这辆车以四万多的价格售出)
首先,为了大家上网找资料方便,我先给大家指条明路。由于海南马自达黄摊子比较早,所以在车托之家上是搜不到这个厂商的资料的,搜“323”或者“Familia”也是什么都搜不到。
如果你去搜“福美来”,你只会被带到那个国产杀马特车的页面,哪怕你往前找,也只能找到06年已经换车标之后的“Family”。
正确的搜法是搜“海福星”。
(尾标上写着“海马汽车”、“Happin”,这尾标新车出厂贴的就是歪的,我也是服气)
“海福星(Happin)”是海马在跟马自达分家之后,给继续生产的323起的另外一个名字。在“海福星”的页面往比较早的年份翻,就可以翻到正宗323的资料了,不过有效资料仍然非常有限。
--------
这款第八代马自达323在国外1998年就有了,02年海南引进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处在生命末期了。这辆车在日本、南非、泰国、哥伦比亚、伊朗和津巴布韦都有生产,并且由于马自达和福特深远的合作关系,这辆车还曾经被福特贴上自家的车标来卖。一句话,323是真正的全球车型,也是马自达当时的主力车型。
(换标车福特Terra,在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销售)
这款车当时引进到国内有两个排量版本,有1.6也有1.8的,都是自然进气,搭配5MT或者4AT。如果记忆没出错的话,323当时在国内还有很罕见的运动版,有原厂的运动套件和桶椅。虽然当时没啥人在意,但现在回头看这在十几年前绝对是先锋行为。
(323运动版的原厂运动座椅)
(不过因此运动版的323也失去了普通版的一个比较炫酷的功能 - 普通版323的副驾座椅靠背是可以完全放平变成一张桌子的,桌面是平整的硬塑料材质,这个设计到后来的福美来/海福星上都取消了)
02-04年的323,铭牌上是“海南马自达”生产,尾标也是“海南马自达”;
05-06年的323,铭牌和尾标都是“海马汽车”,虽然改名叫海马了,但这个时期的323仍然悬挂马自达车标,使用的也是马自达的ZM发动机:
这两个时期的323,买哪个时期的都无所谓,差距不大,它们从本质上讲都是正宗的马自达车。
但是接下来的“福美来”和“海福星”,虽然依然被马自达允许使用马自达技术进行生产研发,但耐不住海马总想搞点幺蛾子。
虽然06年海马跟马自达分家以后生产的福美来长的还跟原来是一个样子,但其实一辆车最重要的东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
海马给这货换发动机了。
--------
海马之所以给换标323搞出两个系列,取了两个名字,是因为它给“福美来”和“海福星”换装了不同的发动机。
“福美来”搭载的是一款“宝马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是巴西一家叫Tritec的公司的产品,曾经搭载在Mini上。
这个Tritec说来话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宝马接下的前朝的烂摊子。在2007年之前,宝马一直把这家造的发动机装在Mini上。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些Mini饱受诟病,这款发动机质量很烂。
于是2007年宝马把这家公司甩了,转而去找PSA合作了(也就有了后来我们熟知的1.6THP发动机)。Tritec黄了,剩了一堆没人要的库存发动机,只能低价抛售。
于是当时处在萌芽阶段的中国车企们听到有这种好消息,全都一窝蜂的冲上去了,那其中有力帆、有奇瑞、还有海马。
海马把这台Tritec发送机装到福美来上,宣传口径跟当时所有抢到库存Mini发动机的厂商出奇的一致:
“我们搭载的是宝马发动机!”
(搭载Tritec发动机的海马福美来)
搭载Tritec发动机的福美来,我只能告诉大家一句话:
绝对,绝对不要买。
一是因为这台发动机真的质量奇差;
二是因为如果它坏了,你开着几千块钱的破海马去宝马4S店订零件会显得特别尴尬,而且一个零件分分钟比你一辆车还贵。
不过当时的福美来依然有使用马自达ZM发动机的型号,买的时候注意鉴别。
--------
至于“海福星”,海马为它换上了一台性能很一般,但保守得多的机器 - 三菱4G18。
众所周知,三菱是所有国产车企的爸爸,马自达抛弃了海马,海马自然得重新找一个爸爸,而三菱就是那个现成的爸爸。反正孩子多,不缺你一个。
(搭载4G18的海福星)
4G18是一台普普通通的SOHC的铸铁机,大量用于各种国产车上。这台发动机没啥特点,性能也没啥出彩的地方,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搭载4G18的海福星在质量上还是比搭载Tritec的福美来要稳定得多了。
不过,这两者终究都比不过马自达的ZM发动机;
“海福星”和“福美来”也终究比不过马自达323。
由于供应商变化而导致的灯具、内饰质量变差,用料严重缩水,也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虽然在分家后的几年里海马依然能够获得马自达的技术支持,但彼时的海马在质量上跟“海南马自达”时代的产品也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了。
站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从二手车的价格上大家也可以发现,07年之后的福美来、海福星,居然很多卖的比年份更早的323更便宜。
(这是原版323的内饰。不知道为什么,国产厂商总有一种把内饰质感搞到稀巴烂的迷之能力...)
再后来...就没有然后了。
被抛弃之后,海马选择了自暴自弃。
海马彻底的放飞了自我,搞出了一堆不说脏话对不起他全家的车子。而这代323也是Familia在乘用车领域的一个逗号,之后马自达用“Mazda 3”开启了新的篇章。
如果上面的一大段你没耐心看,那么只需要看这一句话就得了:
虽然323(Familia)/福美来(Family)/海福星这三款车长得很像,但后两者就是垃圾,尤其是在323只要白菜价的今天。
323不是一辆特别出彩的车,但它承载着海南马自达的历史,有着特殊的意义。希望这篇过后323不要因此涨价,一个破车,没啥好涨的,要善良。(说给车贩子们听的)
好了,这期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声的告诉我,下期想听什么故事?
--------
「东哥车研所」
微信订阅号首发
新浪微博/知乎专栏/懂车帝
充值恰饭请联系:lotustrials
朋友05年的马自达323(福美来),要一万元合适吗?
为什么海马福美来没有了,而马自达标的323还在跑?
90年代末,丰田、本田、日产车企进入国内,纷纷开始生产线建设,而作为日本马自达公司,已经在海南合资成立了海南马自达汽车并投产了马自达323和普力马。
在那个方头方脑的桑塔纳和捷达横行的年代,线条圆润的马自达323和有7座号称小商务的普力马十分受欢迎,销量也是节节攀升。然而,这样的情形没过多久,就被丰田、本田、日产的众多车型在国内上市而打破了,销量一降再降。由于地理位置、岛内环保、销量、运输及国内只允许一家车企只能在国内注册两家合资公司影响,最终海南马自达为长安福特马自达让路腾出了马自达品牌,自己改名海马。
由于过分依赖马自达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海马只是将323和普力马换海鸥标生产销售,而新车型的开发设计更是遥遥无期。虽然在接下来几年,海马推出了几款自行研发设计的车型,但是销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而今天看见路上还有海鸥标的323,而之后的福美来马路上几乎绝迹,感觉还是当时马自达品控比较牛叉的。所以,国产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啊!
用摩托车换了一辆马自达,10秒破百,关键油耗还低
最近老家的一个朋友给我嘚瑟,说买了一辆马自达,我本以为会是刚出的马自达CX-3呢,没想到发图给我一看,原来是它--马自达323.
顺便问了下他买时的价格,主要这小子嘴里没有实话,就给我说句一辆摩托车的价格。然后我就细细的看了下这款停产已久的马自达323,果然,如今也就是一辆摩托车的价格。而且还是四轮的,能挡风挡雨,关键冬天还了能开暖风,这下老婆孩子出门不怕被冻着了。
想当年海南马自达还是合资车企的时候就引进了这款323,在那时国内车型并没有现在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也不多,自然这款马自323在当时也曾火极一时。
虽然属于十几年前的老车,但马自达323的造型就算放在现在依然不过时,买回来之后经过自己的一番修理加装,这造型更加完美了。外加小尾翼造型,还真有跑车的味道。从整体来看当时的外观做工还是要比现在好不少,至少车漆保存的还是非常完整的。
原装进口的马自达323的内饰现在看过并不过时,只不过少了一些运动和时尚感。传统的对称式梯形空调出风口,下方显示屏和空调控制按键。
由于海马323的前几批车都是采用了原装进口的方式,所以总体做工还是非常精致的,在当时看来已经是相当有水准的了。对于没有开过这款车的朋友来说,在操作上可能没有当下那么流畅,但习惯了可能还会觉得真不错。
可以看到它的中控台和挡把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在功能操作和放烟灰缸或其他东西都是比较方便的。其实在那个时候如果一辆车不能放个烟灰缸也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海马323的整体车身尺寸为4365*1695*1410mm,轴距为2610mm。全车5座车,前排有三点式安全带和头枕,后排就仅有头枕,并没有配备安全带。整车空间属于中等水平,前排比较宽敞,但后排就比较紧凑了。
动力上采用了1.8升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进口发动机,动力强劲。由于车身重量仅1170kg,所以燃油经济性非常好,听哥们说现在基本一公里5毛左右。当年这款车的口碑就是好开,操控好,外形也漂亮,皮实耐用。
直到后来马自达撤资后改名成了福美来,同时后期的昂克赛拉也是在它的基础之上来的,继承了它的优点,但也继承了它后排空间小的缺点。
无论你爱车还是着急买车,都推荐你添加微信SUV周刊公号:suvpublish ←长按可复.制,我们每天都会有最新的实用汽车资讯,买车问题解答,来加入SUV周刊吧!
谁还记得马自达323和普力马?海马最辉煌的时代
海南汽车企业“海马汽车”,近年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差,本质的原来还是产品缺乏的竞争了。如今海马与造车新势力小鹏合作,为后者代工新能源电动车,可以说这一仗是否成功对海马至关重要。
1994开始,海南是最先实行燃油附加费的省份。当年的90号汽油还是4元钱以下的年代,海南的汽油平均比国内其它地方贵1元钱,但因此海南的高速公路是最早实现全面免费的。
第六代马自达323曾经在海南生产
海马汽车的前身是海南汽车厂,对海南汽车厂印象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海南汽车厂以进口散件组装马自达的MPV,在当年以丰田海狮面包车为主流的时代,被列入国产车的马自达的MPV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当年以这样方式生产汽车的厂家当时很多,加上马自达MPV产量很小,所以影响也不大。
6470这就是旧款的马自达929旅行车
94年的时候,传出广东三星和海南汽车厂将要合并的消息,准备专注生产奔驰的MPV,后来计划夭折,广东三星从此更一落千丈,最后退出车坛。而海南汽车厂又重归沉默。后来海南汽车厂的产品一直是旧款的马自达323和落伍的6470旅行车,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普力马真的是好车
真正令海南汽车厂崛起的,就是2001年出现的普利马。普利马是日本马自达一款很成功的MPV产品,当时国内提起国产MPV只有上海通用的GL8这种大块头,只适合于公务车市场,而普利马车身小,但其宽阔的空间,轿车一样的操作性能,比轿车更适合一家大小乘坐。
普利马也因此也赢得了众多私人购车者的欢心,成为一款很时髦和热销的家庭车。这时的国内媒体谈起海南汽车厂生产的马自达车时,给予它一个亲切的名字——海马。
福美来是就是第八代马自达323
2002年的时候,车厂在推出一系列的普利马之后,更推出了一款家庭轿车,它源自日本马自达上一代的323,但厂家给它起了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中国名字——福美来。
但不可否认,拥有普力马和福美来时代的“海马”,在中国车坛的地位也达到了顶峰。非常怀念十几年前数次去海南试驾福美来的经历,那时候车是好车、海南的海鲜也是真正便宜,试车时候渴了停路边,5元一个的椰子随便喝。
不过海南与马自达的缘份最终还是没有继续走下去,当提车坛上一款很重要的车型——马自达6下线时,厂址却不是在海南,而是在长春。伴随着马自达6诞生的是全新合资企业——一汽马自达。
小鹏汽车由海马代工
失去马自达技术和车型支持的海马汽车,只能自力更生走自主品牌研发的路线,但这条路跌跌撞撞走过来,走得并不顺利。回到文章的最初,希望造车新势力的小鹏与海马的合作能成功,因为我们试过小鹏汽车,还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