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车,最终都逃不过报废的命运
相信很多爱车之人跟K哥一样,一听到“报废”这两个字就心痛不已,甚至还有点无奈和生气。。。
就这样看着它一点点被撕成碎片,最后被压缩成一个小方块。你和你“忠实伙伴”的故事最终还是只能靠你一个人来诉说了。
很多年以前,非营运小客车是有统一强制报废年限的,只能活15年。
也就是说,你买完新车高高兴兴去车管所正式登记的那一天,同时也给了它一个确切的“死期”。
如果车跟人一样有生命,它应该开心不起来吧。。。
K哥小时候家里的第一台车是五菱之光6371,大概03年的时候,那时的五菱就是单纯的面包车,哪有什么“神车”之类的东西。
前排手摇车窗、后排推拉车窗、后悬挂是卡车同款板簧。。。唯独让我庆幸的是,后排车顶上有独立空调出风口。(我现在的X1都没有后排出风口,扎心了!)
让第一次过上“有车生活”的我开心坏了!
虽然简陋了点,但是能遮风挡雨啊。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大雨打在单薄的铁皮车顶上的声音,如此好听的声音可能再也听不到了。
年代久远,图片质量不高,望见谅
后来有一天,我得知小客车到15年的时候会被拉去报废。。。
当时心情瞬间就跌倒了谷底,虽然那时候家里的五菱只开了一两年,但我已经开始舍不得了它走了。
大概服役了七八年吧,它终于还是走了,也不知道那位车主对它好不好。
后面的事情K哥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接替它的是一台起亚赛拉图。当年的五菱现在大概已经变成不锈钢脸盆了。
到了2013年,报废新规出台,不再实行15年强制报废,取而代之的是行驶里程满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
*引导报废的意思是 —— 建议你报废,但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开。
那些在新规出台前几天被强制报废的车,K哥很想采访一下它们的车主。。。
国内的用车理念跟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外消费者很少有“面子”上的顾虑,汽车文化、零配件市场也相对深厚很多。因此在国外你经常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老车,表显几十万公里的车也很稀松平常。
开了480万公里的沃尔沃P1800S
而能跑到60万公里的车,基本在国内是看不到的。
就算每年跑2万公里,并且你还能坚持住30年不换车,但是你能不顾丈母娘的脸色?
所以这个“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的限制基本可以无视。
假如真的有车能跑到60万公里,那我猜大概率会是一台丰田。—— 都说50万公里是丰田车正值壮年期,20万公里的12代皇冠只是刚出磨合期。
报废是不可能报废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报废的。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能把这台车子子孙孙无穷尽地永远传下去、开下去呢?
当然没那么简单。
在你面前还有“年检”这座大山在等着你。
这里K哥简单讲一下年检是啥,其实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你的车是不是正规的、是不是依旧足够安全、会不会污染环境等等。
现在的新车都是6年免检,每年差不多要交保险的时候直接去交警大队领年检标就好了。15年以内的车每年要上一次检测线,各项都合格之后会给你年检标。15年以上的车,每年要去两次。
要是检测站能办会员,你肯定是钻石VIP了。
然而即使你的车没有任何改装、使用一切正常,还是有可能达不到及格线。除了排放超标,没有第二个原因。
也许你现在还能通过更换更好的三元催化器来达到要求,但它始终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等到实行国7的时候,就很难说了。
况且,你可能还会被扣上一个不顾环保的“自私鬼”的帽子
所以,关于一台车最终的归宿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会选择报废。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伴随你始终,何况是车。
我们能做的,是当热爱还在的时候,多留下一些回忆。
“报废”是你的车唯一的归宿?
相信很多爱车之人跟K哥一样,一听到“报废”这两个字就心痛不已,甚至还有点无奈和生气。。。
就这样看着它一点点被撕成碎片,最后被压缩成一个小方块。你和你“忠实伙伴”的故事最终还是只能靠你一个人来诉说了。
很多年以前,非营运小客车是有统一强制报废年限的,只能活15年。
也就是说,你买完新车高高兴兴去车管所正式登记的那一天,同时也给了它一个确切的“死期”。
如果车跟人一样有生命,它应该开心不起来吧。。。
K哥小时候家里的第一台车是五菱之光6371,大概03年的时候,那时的五菱就是单纯的面包车,哪有什么“神车”之类的东西。
前排手摇车窗、后排推拉车窗、后悬挂是卡车同款板簧。。。唯独让我庆幸的是,后排车顶上有独立空调出风口。(我现在的X1都没有后排出风口,扎心了!)
让第一次过上“有车生活”的我开心坏了!
虽然简陋了点,但是能遮风挡雨啊。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大雨打在单薄的铁皮车顶上的声音,如此好听的声音可能再也听不到了。
年代久远,图片质量不高,望见谅
后来有一天,我得知小客车到15年的时候会被拉去报废。。。
当时心情瞬间就跌倒了谷底,虽然那时候家里的五菱只开了一两年,但我已经开始舍不得了它走了。
大概服役了七八年吧,它终于还是走了,也不知道那位车主对它好不好。
后面的事情K哥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接替它的是一台起亚赛拉图。当年的五菱现在大概已经变成不锈钢脸盆了。
到了2013年,报废新规出台,不再实行15年强制报废,取而代之的是行驶里程满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
*引导报废的意思是 —— 建议你报废,但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开。
那些在新规出台前几天被强制报废的车,K哥很想采访一下它们的车主。。。
国内的用车理念跟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国外消费者很少有“面子”上的顾虑,汽车文化、零配件市场也相对深厚很多。因此在国外你经常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老车,表显几十万公里的车也很稀松平常。
开了480万公里的沃尔沃P1800S
而能跑到60万公里的车,基本在国内是看不到的。
就算每年跑2万公里,并且你还能坚持住30年不换车,但是你能不顾丈母娘的脸色?
所以这个“60万公里后引导报废”的限制基本可以无视。
假如真的有车能跑到60万公里,那我猜大概率会是一台丰田。—— 都说50万公里是丰田车正值壮年期,20万公里的12代皇冠只是刚出磨合期。
报废是不可能报废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报废的。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能把这台车子子孙孙无穷尽地永远传下去、开下去呢?
当然没那么简单。
在你面前还有“年检”这座大山在等着你。
这里K哥简单讲一下年检是啥,其实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你的车是不是正规的、是不是依旧足够安全、会不会污染环境等等。
现在的新车都是6年免检,每年差不多要交保险的时候直接去交警大队领年检标就好了。15年以内的车每年要上一次检测线,各项都合格之后会给你年检标。15年以上的车,每年要去两次。
要是检测站能办会员,你肯定是钻石VIP了。
然而即使你的车没有任何改装、使用一切正常,还是有可能达不到及格线。除了排放超标,没有第二个原因。
也许你现在还能通过更换更好的三元催化器来达到要求,但它始终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等到实行国7的时候,就很难说了。
况且,你可能还会被扣上一个不顾环保的“自私鬼”的帽子
所以,关于一台车最终的归宿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会选择报废。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伴随你始终,何况是车。
我们能做的,是当热爱还在的时候,多留下一些回忆。
五万元落地的回本神车-上汽通用五菱之光
现如今的通用五菱在车市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几乎每一款新车上市都立刻爆款,不由得让业内同行眼热。要说起来五菱的车技术并不先进,用料也不算高档,它之所以能够成功,1是因为有着庞大而忠实的客户群体,2是因为重视根据这个群体的意见进行不断的修正。而造就这个忠实客户群体的最大贡献者,应该就是我们要说的这款五菱之光了。
为五菱家族崛起立下赫赫战功的五菱之光
五菱之光的东家上汽通用五菱由上汽集团,通用中国,柳州五菱合力铸成,而其主要合作伙伴五菱柳机,其行业从业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见长于内燃机开发制造,是中国微车发动机三大厂之一,产销量居全国首位。有着如此雄厚的技术底子,又配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可谓想不成功都难。
上汽通用五菱的标志
五菱之光自打问世的那一天起,靠着低廉的价格,多拉快跑的能力迅速占领了同型车市场,伴随着用户的反馈一路改款,热销不减,长期占据销量第一的宝座。据2012年官方统计数据,十年间五菱之光车型累计销售已逾400万台。
五菱6371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认识一下,这款神车有哪些特点。
首先,作为一款标准的面包车,之光的发动机是中置的,位于驾驶座位底下,这种车开起来冬天不冷,夏天比较遭罪。这设计谈不上高明,却是面包车的标准,不大的尺寸发动机的中置,节省出来的空间可被用来搭乘更多的人或者货物(这一布置在之光V车型上做了更改,由中置变为了前置发动机。自此,夏天屁股不再难受,驾驶舱内的发动机噪音也改善了很多)。
掀开驾驶位座椅,便是中置的发动机
其次,五菱之光无论车型排量大小,偏于载重的发动机与变速箱调教使得之光在低转数区域动力十足,空载通常用三挡起步不会熄火,只有重载爬坡的时候,才会老老实实的挂上一档,从容前行。该调教在高速段略显后劲不足,转数偏高,噪音偏大。
偏低的配置甚至连发动机转数都不提供
钢板簧的悬挂,中置后驱的动力布局决定了之光是个能多拉快跑的汉子,载重是它的强项,一吨以内的货,只要你能塞的下,没有它拉不动的。美中不足就是后驱车有个轻载时爱甩尾的毛病,尤其是湿滑路面,务必小心。
由于是后驱车,所以务必小心甩尾
五菱之光自从上市一直到最近车型,都不太加装转向助力系统,原地打方向,或者车速低的时候打方向,手感相当的沉,想来为了节省成本,也是拼了。好在速度上去以后,方向力度尚可,只是每一次停车起步,倒车入位,都有嫌弃的感觉。
没有转向助力,低速转向需要费把子力气
亲民的价格,务实的作风,使名不见经传的五菱之光曾成功跻身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三甲,更被福布斯介绍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型”。愿这辆多拉快跑的小车,能够延续昨日的辉煌,载着更多的人带着致富的梦想,奔向远方。
五菱面包大修返工五次的血泪史
1.故事开始
一台09年的五菱之光,6376 465-1A发动机。客户说车子烧机油,想换台发动机,问我多少钱,我说1600 包用。客户说他自己带了发动机,才跑了5000公里,是事故车纯拆。问我手工费多少,我说三百,机油 耗材 胶水 垫子 缸床垫这些另算,故事从此开始。。。。。。
2.第一滴血
车主是朋友介绍的,知道我价格不贵,同意换了。我当时手里两台空调正在修,就交给了两个徒弟。装配过程不谈,因为车主说刚抬的变速箱,所以就用了原车的压盘摩擦片和飞轮。
开始抬发动机,我一直在忙两个空调检漏,没有去看。我其中一个徒弟2年三个月工龄,面包车他应该轻松搞定。就叮嘱了句,抬的时候要小心,注意安全,就去大门口继续弄空调了。
装完机器,曲折的历程开始了。先是电瓶没有电,帮电启动,怎么打都打不着,然后带清洗剂还是打不着,油门反复踩,还是打不着。检查有油有火节气门不脏,缸压缸9个,基础条件都有了,还是不行。这个时候我的这个徒弟不知道该查什么了。。。
喊我来了,我来了问了那些老三样,有没有油?有没有火?有没有缸压啊之类的。两个人都说正常。又问了汽油滤芯脏不脏? 汽油滤芯前段的压力怎么样? 汽油压力有没有从汽油滤芯的前段试一下? 然后又有没有从汽油滤芯的后面试一下? 汽油有没有用手接着一点闻有没有水的味道? 汽油味道正不正? 点火强度怎样? 火花塞有没有拿一组新的换上去? 都回答没有。。。
算了吧,自己从头查。油压汽油滤芯前段2.7,汽油滤芯后段2.1,刚大修的车子,尤其是面包车,对油压很有要求。这是轻微堵塞,换掉!然后拆掉喷油架子上的油管子,此时一看,我去! 进回油管子上反了。 居然把进油管子装在带油压调节阀的那个油管上了, 人才。
满怀激动的心情,以为找到原因了,对调还是不行。看点火,四个都点火, 直接更换一组新的火花塞,还是不着。头大了。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插头很好,因为车子当时机油烧成那个死样了还是开来的,而且曲轴位置传感器本身没有破裂 损坏 线路也良好。更何况有油有火,不考虑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把进气压力传感器拆下来,特别脏。清洗后还是打不着,但是已经找到故障现象了。因为我们清洗节气门,都是油门踩到底,让脏东西出。于是我就踩到底启动,发现能启动着火了,但是现象很有意思。就像两个缸在工作突突的,而且油门一丢就熄火。试了15次,都是这样。重新检查正时,正常。拿掉飞轮,我都气坏了。换飞轮的时候居然连飞轮坏了都看不到! 见下图
3.双杀
满怀希望,拿了个跑了15200公里的6376同年限的拆车飞轮装上去,还是不行,头疼! 第二天早上,车主来问好了吗?没法交代,只能说他带得拆车件不行,建议他大修。因为是朋友介绍,所以还算信得过我。
大修吧, 我亲自拆了这个发动机。拆的时候,除了线路走向错误,少插了一个机油感应器,倒车灯开关码表没装到底,其余的都还好。抬下来,亲自分解,这个发动机漂亮的不像话。真的是5000公里原装拆车。这个时候头就更大了,本来抱有机器进气或者排气间隙或者进气门排气门有问题,然而人家得发动机,既没有动过手,也没有打开过一筹莫展。大修我亲自修的,连杆衬套坏了,下午3点到货,晚上6点25我给赶出来了。全程自己动手,收拾下班。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我们四个人合力把发动机抬上去了。启动,还是那个现象。此时我说你们忙去吧,我好好想想。我切了个西瓜,他们一人一丫,我也没心思吃西瓜,就在那儿心不在焉的啃着。
吃西瓜的时候种子呛到嗓子了,就一直咳嗽,透不过气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人如果脖子被掐住了,进不了空气。但是如果还给你留了5分之一的脖子呢? 你就只能艰难的呼吸,如果再掐你掐的一点都不透气了,你就没法呼吸了。油门加到底,说明进气量给充分了, 就可以着火了,喷油是节气门变相给的,故障肯定出现在进气系统上了,有了正确的思路,问题迎刃而解。我一肚子气,气自己脑子短路,气这个徒弟干活的方式。
这个徒弟习惯很不好,拆发电机和油门线,拔插头的时候喜欢一个脚踩在电脑板旁边,另一个脚踩在装座椅的铁梁上。(他一拆面包车发动机就喜欢把正负驾驶的座椅拆掉 蹲在上面)6371五菱之光的进气是这样得:A柱下面有个粗的孔, 用一个软的管子连接,进入到空气滤芯,空气滤芯过滤空气之后然后到节气门,再进入进气歧管。他把软管踩扁了,故障原因见图。
4.三连杀
一个学徒的坏习惯,让我花了1天半时间去给他返工!曲折到这里结束,那真的还不算曲折。车子响了一会正常了,20分钟之后开始游车了,呜呜呜的一高一低 一高一低的,声音也变了,不上油的声音。有的时候怠速低到700转以下,机油灯都亮了。 我去? 这是什么鬼?这个时候才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远远不只进气管子被踩扁了那么简单,还有别的问题。
又拆了一次进气压力传感器,已经被我洗干净了,没有问题了啊。查看节气门不脏。看了活性碳罐的管子,没有插反。直接让徒弟拆掉碳罐,亲自吹,通的。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此时,肯定是两个故障。一个是进气系统的故障,一个是不上油的故障。先检讨下,我刚才说,这个大修是我亲自大修的。但是,有两个地方是徒弟弄的,一个是机油集滤器是小徒弟装的,缸头是大徒弟装的。原因是:昨天下午三点,同时来了3辆车,所以我让他们把机油集滤器,油底壳,装好后我马上回来。
不应该啊,刚才一切正常啊,20分钟都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先油车然后不上机油了呢?这八竿子打不着啊。不多想了,一步步分解,一步步看吧。拆掉油底壳,机油集滤器虽然有些脏,但是没有堵死,这个徒弟看来喜欢凡事差不多。洗是洗了,但是没有仔细洗。我亲自拆掉机油集滤器,清洗干净装! 这时候又发现个问题,一个螺丝长,一个螺丝短。他把油底壳的长螺丝装到机油集滤器上去了,那两个螺丝是单垫片螺丝2.7公分长,不能用油底壳螺丝代替,拆下来的时候,那个螺丝都被磨的发亮了。 加了4个6mm粗垫片,上紧油底壳。5.高手在此
这个时候我也不用怀疑了,直接问吧。小✘:面包车465的缸头有个主油道眼,你有没有用细铁丝透一下? 然后用清洗剂插管子喷一下?答案是不脏,这个不脏,让我花了42分钟又抬了次缸头 。
抬下来了 一目了然,缸头油道眼,中间有很多细的胶。 不用说了都是眼泪, 处理吧。打了30块钱柴油,彻底清洗了润滑系统。缸头又分解了从新清洗,用吹枪又仔细吹了水道 油道 机油滤芯和机油泵的连接通道。
6.天下无敌
这个时候正好缸头抬下来了,研究下为什么游车吧。进气歧管用内窥镜仔细看,除了积碳,没有东西。那到底什么油车的? 电子原件故障很少会正常了20分钟才出现啊,头疼啊。拆了节气门,正常。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拆掉,没有问题。旋转翻版不卡,继续拆。怠速电机拆掉,我的肺都要气炸了!!!怠速电机里面居然有个卫生纸团,而且已经被吸进去一半了。打开节气门翻板到最大位置,正好能看到一个白色的卫生纸角。我肯定要问情况啊,小✘是这样说的:你那个时候去弄安全带,你不让我把机油集滤器装了,油底壳装了,缸头抬了,如果你还没回来,让我气门别动。把节气门清洗一下吗? 我上缸头螺丝的时候,让小Y清洗了,我没看见里面有东西。我心中一万个大象飞过。
你没看见? 他小Y才干了27天,肯定是你让他干嘛就干吗了。人家清洗节气门,你让人家怠速电机也拆掉清洗,怠速电机工作室里面有油泥,你让人家用卫生纸擦,来了补胎人家肯定要去补胎啊 。 你就看都不看直接装了啊? 当然这些话只能在我心里说了。 默默心里流血的把缸头装了 一切正常了。
你们对这个如何看,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评
都说五菱是神车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型号含义?
五菱品牌系列汽车型号中的各种字母及数字的含义
五菱兴旺:6330、6360、6363、6358
五菱之光:6371、6372、6373、6376、6400、6386、6390几个型号。
五菱扬光:6373、6376等型号。
五菱鸿途:6381
五菱荣光:6407
五菱宏光:6430
目前在售常见车型有:6358(兴旺)、6376(之光)、6386(08新款之光)、6390(2010款新五菱之光)、6400(加长之光)、6381(鸿途)、6407(荣光)、6430(宏光,微型MPV)。
之光和扬光其实车型是一样的,只是市场定位不同,一个是用来拉客,一个是用来拉货。
扬光主要的外在区别:
1.桃木内饰,就是面板中间横着的那一条换了个颜色,还有排挡头和排挡处的压条、方向盘套
2.铝合金轮毂
3.车身大包围
4.车身侧面彩贴
5.尾翼(高位刹车灯),也称扰流板
6.扬光前保险杠,有“WULING”标识
7.扬光后箱拉手处镀铬,有“五菱扬光”标识
8.扬光排气管加了一个不锈钢尾喉,大概有十公分长,只有装饰作用,排气管更容易烂,建议摘除或改造。
6358: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00*1445*1895
6360: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15*1445*1895
6363: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15*1445*1895
6371:老款车型,轴距2500mm,三围:3820*1495*1860
6372:老款车型,三围:3820*1495*1860
6373:老款车型,三围:3695*1495*1860
6376: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轴距2500mm,三围:3730/3760/3780/3800*1510*1860
6386:08款之光,后悬挂是螺旋弹簧半独立悬架,乘坐舒适性提高,轴距2500mm,三围:3730*1510*1860。
6390:2010款新五菱之光,改进版,做了很多改动,轴距2500mm,三围:3885/3920*1600*1860 6400:6376的加长版,车长3995mm,轴距2750mm,三围:3995*1510*1860
6381:豪华版,改进了外观和内饰,轴距2500mm,三围:3860*1570*1860
6407:新一代大微面,更长更宽更高,轴距2700mm,三围:3995/4035/4105*1620*1915
6430:五菱宏光,前置后驱,已经脱离了普通微面的范畴,算是MPV。轴距2720mm,三围:4305*1680*1750。
型号中“V”的含义:有“V”的代表是五座车,养路费按照轿车标准(半吨)收取,国标是110元/月;没有“V”的代表是七座或八座车,养路费按照面包车标准(一吨)收取,国标是220元/月。当然,现在已经实行燃油税,从2009年初开始,基本都是七座或八座了。
型号后面的“3”的含义:比如6400CV3,最后的这个“3”代表该车的排放已通过国三标准。 后面的“Q”的含义,代表该车加装了OBD车辆自动诊断系统,为了尾气排放标准达标而设计的。 后来又有了“F”,比如6400BF,这个“F”代表4,说明排放达到国四标准。
发动机分类
A:新型B11发动机,型号LXA,排量1149ml,压缩比9.8:1,额定功率60.5/5300,即82马力
B:新型B12发动机,型号LAQ,排量1206ml,压缩比9.8:1,额定功率63/6000,即86马力
C:发动机型号LJ465Q-1AE6,排量1051ml,压缩比9.0:1,额定功率38.5/5200,即52马力
D:发动机型号LJ474Q3E2,排量1310ml,压缩比9.5:1,额定功率60.5/6000,即82马力
E:发动机型号LJ465Q3E2,排量970ml 发动机型号LJ462QE1,排量797ml,压缩比8.7:1,额定功率28.5/5500 发动机型号LJ465QE1,排量970ml,压缩比8.8:1,额定功率34.7/5300
M:新型C14发动机,型号LCU,排量1399ml,压缩比10.2:1,额定功率75/6000,即102马力
N:发动机型号LJ465QR1E6,排量998ml,压缩比9.5:1,额定功率45/5600,即61马力
Q:新型B10发动机,型号L2Y,排量995ml,压缩比9.8:1,额定功率50/5600,即67马力
在此解释一下B发动机一直宣传的升功率,升功率:决定发动机性能高低的关键要素,它代表每升汽缸工作容积所创造的功率,升功率越大,动力也越大。
柳机发动机的型号含义:LJ代表生成厂家为柳机,4代表4缸发动机,65代表缸径为65mm,Q代表汽车用汽油发动机,E代表电控发动机,E后面的数字代表经过几次技术改进,理论上数字越大的技术越先进,比如E6是E5的改进型。
全球累计用户超2550万,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五菱
五菱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品牌,你心中的五菱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是一台操控极佳的跑山利器,尾门上贴满了落败者的车标,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它的传说;
它可能是一台不挑路况的越野利器,川藏线、碎石路、长陡坡,各种场合下都有它的身影;
它可能是一台深色贴膜的载人利器,侧滑门拉开前,你永远不知道车上会下来多少人;
不过在更多情况下,它是一台兢兢业业的“老黄牛”,陪着很多人白手起家,甚至连个名分都没有,大家只会管它叫“面包车”。
只是后来这个“面包车”足够给力,慢慢也就成了“神车”。
起初我对五菱的印象也是如此,家里之前有过2辆五菱之光。早一点的好像是04年左右买的,依稀记得当时尾标6371和6372有很大区别(这一点老五菱之光车主肯定知道)。
之后又添置了2010款的1.2L加长版,拆掉第二、三排座椅后,拉货能力不输厢式小货车(当然这里不鼓励人货混装哈)。
当时1.2L是全系的最高排量,老司机可以轻松响胎起步,高速上基本也都能压着限速跑。只是底盘下的那根传动轴在超过80km/h后就会显得相当嘈杂,高速旋转导致的空气扰动,车上的每个人都能听得真切,犯困那是不存在的。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本身就对于五菱的质量没有太多期待,反正在公众的认知中,五菱始终都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如果说“日系的可靠性看丰田”,那“华系的可靠性看五菱”倒也说得过去。
我家那2辆五菱之光也确实没有砸了五菱品质的金字招牌,每年的里程数基本都在4万多,一半的情况都是载重1000kg以上,它们从来没有掉过链子。1万公里一保养,忙的时候晚个2、3千公里也没事,不挑机油,汽修店推荐啥就用啥。现在想想,那时有点“亏待”它们了。
我对五菱的印象也是从五菱之光开始定型的。虽然后面陆续有五菱荣光、宏光、宏光S啥的,车也越做越舒适和高级,但是“实用”和“可靠”始终是我对五菱汽车的看法,这也是绝大多数五菱用户的购车初衷。你可以永远相信五菱。
不过近几年,我突然发现五菱开始变了,它开始变得不“好好”造车了。
比如在新冠肆虐之初,五菱开足马力生产口罩,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车企居然还能产这玩意儿。就这样,一盒盒印有“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罩流入千家万户,解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你永远可以相信五菱。
说句题外话,后来五菱搞的螺蛳粉,味道也不赖。
比如在新能源的浪潮下,五菱推出了宏光MINIEV,让大家用极低的购车和养车成本,轻松成为了有车一族。这还不够,五菱还刮起了一阵全民“改装”风,你看路上那各式各样的MINIEV,是不是可爱极了?
比如在鼓励全民创业的风口,五菱搞出了各种各样的多功能摆摊车。虽然造型说不上多高级,但是用起来那可是实打实的方便。要不是吃不了起早贪黑的苦,我都想搞一辆去赚赚外快了。
当然,五菱的改变远不止于此,“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口号也不仅仅停留在口罩、MINIEV、摆摊车上。面对国内的汽车消费升级,大家对于高品质SUV和MPV的需求日益旺盛,五菱银标战略由此拉开序幕,凯捷、星辰相继问世。
以五菱星辰为例,上市5个月就卖了7万台,妥妥的10万内SUV销冠。毕竟顶配才9.98万,这么大一台SUV,确实没啥可挑的了,这年头买个“小面包”也要大几万吧。还是那句话,你永远可以相信五菱,YYDS刷起来。
哦,对了,听说五菱马上要出个全新的7座车——佳辰,因为都是“辰”字辈的,我感觉这货的顶配应该也在10万内。这下好了,只要你的预算在10万内,不管5座还是7座,五菱已经吃定你了。
除了营销和产品外,五菱还有很多地方变了。比如它的名字前面加了“中国”2个字,变成了“中国五菱”;比如它的全球用户数,变成了2550万+。
但是作为五菱的老用户,不管它怎么变,我想说的是: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五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