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款二手好车,遇到赶紧买!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对于车迷来说,难免会觉得如今国内销售的车型有些“无聊”,有不少车迷心心念念的好车并没有在国内正式销售过,甚至有不少车迷喊着“引入一定买”的口号。实际上,除了官方渠道外,咱们国内还允许外商、使馆人员、留学生将海外版车型带入国内,也有一些平行进口商把官方不曾销售的小众车引入国内,这也使得目前国内的二手车市场中,依然有不少备受车迷喜爱的稀有车型。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盘点11款稀有好车,如果大家遇到了,千万别错过!
2010年,大众宣布将彼时的6代GTI引入国产,并且把售价门槛直接从此前进口5代的40万降到了与同时期迈腾差不多的23.58万元,这一操作让不少车迷赞叹。很可惜,当时国产的6代GTI并非满血版本,它的2.0T发动机只有200马力,比海外版阉割了11马力,并且变速箱也仅提供6速DSG双离合这一个选项,并没有让车迷更加癫狂的6速手动挡可选。
然而在二手车市场中,你却可以找到采用211马力满血2.0T发动机,以及搭配MQ350 6速手动挡变速箱的进口6代GTI!这个版本并非官方销售的车型,而是当时的一些大使馆自带的车,所以在官方渠道上是“查无此车”的。进口GTI手动版除了拥有满血发动机和三个踏板外,它的6MT变速箱还拥有非常合理的齿比设定,再加上比国产版大11匹马力,实际上车辆的加速并没有因为手动挡的原因输给国产的DSG变速箱,0-100km/h加速仅需6.9秒,甚至比国产版的官方7.1秒还要快。
在驾驶层面,大众的MQ350手动挡变速箱拥有紧致润滑的换挡手感,刹车入弯、跟指降挡,整个动作一气呵成,驾驶员的参与感要远远强于使用DSG变速箱的国产GTI。此外,进口版车型并没有像国产版那样阉割XDS电子限滑差速器,在出弯时即使全力踩下油门,也不用担心车辆的前轮打滑推头,大大提升了车辆的弯道性能。
此外,如果你运气够好的话,还能遇到选装了Adaptive Chassis Control三段软硬可调悬架系统的车型,相比国产版GTI可以在悬架支撑性以及日常行驶舒适性之间做到更好的兼顾。正因如此,进口手动GTI的二手车普遍需要15-19万左右,比同时期的国产GTI贵了一倍以上。而且进口手动GTI还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由于车辆过于稀有,只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精密的德国汽车虽可以带你领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感,然而与可以和交心的意大利汽车相比,过于精密严谨反倒显得有些乏味了。所以对于很多硬核且热衷于和车辆进行深层次沟通的车迷来说,高尔夫GTI还是显得过于端庄了,反而是来自意大利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才是他们真正的心头好。由于阿尔法·罗密欧直到2016年才正式进入国内,而Giulietta则是在2010年发布的车型,从未官方引入国内,所以这辆车并没有官方指导价可以作为二手车价的参考。从行情来看,目前二手的Giulietta普遍在25-30万元左右,比同年份的进口GTI又要贵了10万以上。
虽然它的价格昂贵,但也贵得有理有据,并非像二手丰田越野车那样贵得毫无道理。对汽车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是可以被称为性能国度的。法拉利、兰博基尼、帕加尼、杜卡迪、阿尔法·罗密欧、MV阿古斯塔这些举世闻名的高性能品牌都是出自意大利人之手。而之所以能够成为性能车中的翘楚,是因为意大利人相比德国人更加疯狂,可以为了车辆的操控不惜一切,只要把车造的好开,其它的都没那么重要。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就是诞生在这群疯子的手下,所以相比同时期的GTI,它也拥有更加疯狂的驾驶性能。
轻盈的油门响应配合上灵活的转向设定,让它在A级车大小的尺寸下拥有了接近A0级车般灵活的驾驶体验。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提升Giulietta的操控性能,意大利人似乎完全忘记了舒适性的需求,坚硬的悬架阻尼设定虽无法充分吸收路面的颠簸,但在激烈驾驶时却可以带来无与伦比的驾驶感受。当然,这也许就是它没有正式进入国内的根本原因。
此外,为了尽可能对标高尔夫,Giulietta的动力方面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从105马力到240马力均有覆盖。然而比较可惜的是,由于没有正式进入到国内的关系,所以这么多的动力型号并非真正可选,目前已知的型号主要为拥有170马力的的1.4T版本和拥有240马力,使用1.75T发动机的四叶草版本。其中170马力的1.4T版本搭配手动变速箱可拥有7.8秒的破百加速,而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四叶草版本则可以达到6.0秒的水平,并匹配了更加运动的悬架和刹车系统,但价格也会来到相对离谱的40万元,且车源会更加稀少。如果你渴望一台完全不同的钢炮,又想具备和你交心的能力,那么阿尔法·罗密欧的Giulietta绝对值得入手。
除了钢炮以外,欧洲市场的车型中最令国内车迷血脉偾张的绝对要属旅行车了。帅气的车身侧面造型,辅以超级实用的大号后备厢,赋予了它既可以成为居家带娃利器,又能够在车友聚会的“吹逼”局中享受众人羡慕眼光的能力。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国内官方进口的旅行车实在太少,大部分又都是比较无聊的前驱车,所以这时就不得不将目光锁定到能够购买到欧洲正宗原版旅行车二手市场,看看外商和外交人员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好货。其中首先要推荐的,就是代号为E91的宝马3系旅行。
作为最后使用液压助力转向一代的3系车型,E9X系列的宝马3系本身就具备非常出众的收藏和驾驶价值。当你转动液压助力的方向盘时,车轮所感受到的各种外力,都会通过悬架传递到转向拉杆上,并通过不可压缩的助力液压油一五一十地传递到驾驶员手上。相比起会经过电脑加工、过滤的电子助力转向来说,E9X系列的3系可以让你体会到最原汁原味的转向手感,且不掺杂任何欺骗感情的成分。
而除了液压助力转向以外,宝马在打造E9X系列3系时也并没有像现在这般忘本。硬核的悬架调校和驾驶感受最终使这代3系成为目前最被人怀念的版本。此时再加上巨大后备厢带来的充足实用性,使用E9X底盘打造的E91宝马3系旅行便成为最值得入手的3系旅行车。
不仅如此,由于E90时代的宝马并没有完全洞察到国内车迷对于旅行车的热爱,因此E91旅行并没有像之后的F31一样官方引入国内。这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那就是与欧洲版车型一样的做工和配置,此外还有手动变速箱可供选择。不过,随之带来的坏处就是车型数量十分稀少,导致有不少车主或者二手车商漫天要价,其中我见过最离谱的就是一台要价27万的320i的手动E91。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寻找,E91旅行并没有这么昂贵。比如我朋友就在前段时间以12万元的价格入手了一台由外交人员带入的手动318i旅行。虽然动力只是一台141马力2.0L自吸发动机,但出色的换挡手感以及德系车从不虚标的动力参数,让这台马力并非最大的E91成为了他7台手动挡车中最喜欢驾驶的一台。
除了宝马以外,同样热衷打造旅行车就要属沃尔沃了。而在沃尔沃的车系中,有这样一台十分小众的旅行车,那就是V50(不是疯狂星期四那个V50)。作为第二代沃尔沃S40的旅行版本,沃尔沃并没有像第一代一样,将其命名为S40旅行版,而是赋予了它一个全新的名字--V50。不过本质上来说,V50就是S40的旅行版,因此它也使用了与同时期福特福克斯和马自达3相同的福特C1平台打造。
也正是得益于使用马自达3和福克斯平台的关系,这台身长只有4522mm的紧凑型旅行车拥有了十分出众的操控体验。在弯道中,它与马自达3和福克斯一样灵动和平衡,经过北欧人独家调校的悬架也完美压制了它的大屁股。实话实说,在操控方面,沃尔沃V50并没有比上面所说的宝马E91相差太多。
动力方面,V50也与同时期的马自达3和福克斯高度相似,采用1.8L和2.0L自然吸气发动机,马力分别为125匹和140匹。此外,作为早期就开始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厂家,V50还提供了2.0T直列五缸搭配四驱系统的T5版本,拥有230匹马力。只可惜,国内使用T5发动机的V50基本都属于个人收藏,几乎是不对外售卖的。
由于V50同样没有官方引入,因此在保有量方面V50与E91 3系一样稀少。但由于V50的知名度远低于宝马3系,并且沃尔沃品牌的保值率一向很低,所以V50的二手车行情并没有像E91那样离谱,1.8L的自吸版本基本只要10万元。并且由于V50基本都是欧洲外交人员自带的,因此市面上的V50普遍还都搭载了非常欧洲的手动变速箱,这对于有情怀的驾驶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所以,如果你觉得E91价格行情太离谱的话,那么沃尔沃V50就成为了最好的替代者。
说到大众帕萨特B5,绝对是打开无数人对于欧洲“高级车”认知的启蒙产品,毕竟20年前上海大众将B5引入国产时,其高级的质感确实比同时期的5代凯美瑞等竞品领先许多。不过,比起家喻户晓的三厢大众帕萨特B5,2001年中期改款后的B5.5旅行版车型就要显得小众许多了。由于B5代帕萨特使用了与同时期B5代奥迪A4相同的纵置发动机平台,帕萨特B5.5旅行版拥有了完全不输给当时豪华品牌的高级质感。将近4.7米的车身长度,也使它在空间方面 比前面提到的4.5米级别的沃尔沃V50、宝马E91要更加宽敞。
动力部分,B5.5帕萨特旅行版提供了120马力2.0L自吸发动机,以及150马力1.8T发动机可选,并且提供5速手动以及采埃孚5AT的选择。在车源方面,B5.5帕萨特在国内的保有量不算太低,但是由于当时并非官方进口,所以B5.5帕萨特旅行版会拥有欧规和美规两个版本,二者在车尾牌照框设计上有所区别。其中欧规版可以直接安装车牌,而美规版则需要一个转换支架将车牌置于牌照框外面。至于价格方面,由于国内大众粉丝实在太多,情怀爆表,所以诞生自2001年的B5.5旅行版的价格并没有比上述两个豪华品牌车型便宜,依旧需要大概10万元左右。
我相信并非所有人都会愿意花费10万元左右去购买一台动力不算太强,年头又很长的稀有好车。所以这时不妨让我们将目光看一下年头更短,同时动力也更强的车,它就是曾经在2015年官方引入国内的进口版明锐旅行。
与上述那几台使用20年前老发动机的车型相比,诞生于2013年的明锐旅行版,则使用了一代神机EA888,只不过当时引入的是1.8T版本,拥有180马力、280N·m,搭配6速湿式DSG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全时四驱系统,不仅可以做到7.5秒破百的加速性能,还让它拥有了比普通轿车更好的烂路通过性。在底盘方面,明锐旅行版使用了与高尔夫7相同的MQB平台,即使以2022年的标准来看依旧是没有过时的。并且得益于大众EA888+MQB的硬件规格,明锐旅行版也拥有出色的改装环境,不管是升级性能,还是改装底盘,都能找到很多高性价比的方案。
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好奇了,斯柯达不是国产过明锐旅行版吗?这车也不怎么稀有啊?实际上,上汽大众斯柯达在2017年国产的版本,是这代明锐中期改款后的“四眼”版本,并且还是带有熏黑塑料包围、车身加高的跨界版(海外称之为Scout版),颜值上显然不如原汁原味不带跨界套件的进口版更好看。此外,国产版最高仅提供了150马力1.4T发动机,搭配7速干式双离合以及前轮驱动,与进口版的180马力1.8T、6速湿式双离合、全时四驱的规格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价格方面,当年进口明锐旅行版的售价为19.92-23.78万元,比国产版贵了7万左右,这也使得进口明锐旅行版的市场保有量极低,目前几乎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车辆的价格行情也难以估量。如果以同时期1.4T的进口高尔夫旅行版为参考,目前高尔夫的价格在8万左右,更加稀有的进口明锐旅行版的价格,也一定不会比高尔夫便宜的。另外,如果你是一名公路自行车爱好者,那么一定不会对它感到陌生,常年出现在环法的直播镜头中也使它拥有了一定的信仰加成。
当大家看到大众开迪的名字时肯定会有些意外,毕竟资历较老车迷一定知道,在2005-2007年间,一汽-大众曾经短暂国产过这款车。那么为何这台车会入选本文“进口小众好车”的榜单呢?这还得从它的历史开始说起。在2005年一汽大众决定进口欧洲味十足,但配置也十分欧(jiǎn)洲(lòu)的大众开迪,并找到了成龙大哥进行代言。但在那个私家车仍然是奢侈品的年代,想让大家花接近15万元的价格买一辆面包车,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再加上成龙一代言就凉凉的“debuff”,使开迪成为了国内销量最糟糕的大众,仅销售了两年便黯然退出了国内市场。
虽然国内销量不理想,但这台车在欧洲却拥有着十分不错的口碑,这主要是因为开迪在欧洲本土提供了很多版本,例如面向居家用途的开迪Maxi Life版,它的轴距就有3002mm,比国产开迪多了足足320mm,并且还提供了高达4200升的装载空间以及第三排座椅。除了出色的空间实用性外,开迪还采用了与同时期5代高尔夫相同的PQ35平台,让车辆的驾驶质感也颇具“德味儿”。因此,开迪Maxi Life在欧洲大受欢迎,还获得了各种汽车杂志所推出的年度车奖项。这样的出色产品力自然也让在国内工作的老外们感到心动,所以他们便利用政策优势,将开迪Maxi Life进口到国内,作为自己的代步车。
虽然开迪Maxi Life的内部空间巨大,拉人拉货都是强项。但由于这款车在大众品牌里并不是什么高端产品,所以其主力动力也就是一台105马力的1.2T发动机,除了能够正常在马路上行驶外,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激情。但就像雷克萨斯ES200一样,糟糕的动力表现并不影响它的出众,超大的内部空间使它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用性。看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台车的话,又有车源的话就尽快入手吧,因为开迪Maxi Life的保有量极为稀少,且大部分车主并不愿意将其卖出,这也导致它的二手车价格基本达到了18-20万左右,甚至比当年国产开迪新车还贵。
说完了欧洲市场那些稀有进口车,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美国市场,看看外交人员或者外企高层给国内带来了哪些来自美国好车吧!首先登场的,就是来自大众的MPV车型--Routan。看到这里,一定有朋友好奇了:大众不是欧洲品牌吗?而且大众在美国混的一直不咋样,怎么就成美国市场的车了呢?要想搞清楚这件事,我们先把时钟拨回2008年......
当时的大众在中国市场可谓风生水起,神车的称号已经开始慢慢抬头。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众却一直不温不火,除了少部分华人留学生外,很少有人会去购买一台大众。所以为了提高自己在美国的影响力,大众找到了在美国颇有话语权的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寻求合作。后者也十分给大众面子,将旗下诞生出克莱斯勒大捷龙和道奇Grand Caravan的RT平台授权给了大众。于是乎,大众在RT平台上设计出了专供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市场的MPV车型--Routan。
虽然Routan长着一张大众脸,但其A柱以后的车身造型与大捷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为这款车大众只参与了前脸设计,整车的硬件和生产都是由克莱斯勒负责的。例如动力部分,Routan就提供了3款来自克莱斯勒的V6自吸发动机,与之匹配的6AT变速箱同样是克莱斯勒出品。其中马力最大的3.6L版本可以爆发出287马力的峰值动力和353牛·米的扭矩。至于剩下的两台,3.8L OHV发动机只有200马力,而4.0L版本则为254马力。
在车身尺寸上,Routan也是非常美式,长机盖的设计以及3078mm的轴距,最终使这台MPV拥有了在欧洲甚至都不能掉头的5.14米车长,但这也给它带来了变态大的车内空间,与欧洲MPV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也小”的风格完全不同。不过,即使大众Routan是一辆挂着“高级车标”的大捷龙,但依然没有在美国获得成功,因为它的售价比大捷龙贵了7000美金(约合4.7万人民币),这使得美国消费者完全不会有任何买它的欲望,毕竟大众品牌在美国可远不如克莱斯勒值钱!不过,虽然美国人不认,但这款大众车却吸引了不少在美国的中国外交人员、外企高管的兴趣,这些人在回国时,会选择将Routan带回国内使用。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国内确实有不少Routan在马路上游走,但我并没有在任何一家二手车网站找到它的价格,所以此时我们就不得不通过二手车商的通用估价方式来判断它的二手售价区间了。首先考虑到同年份的大捷龙大概在11-13万之间。所以大众Routan的二手车价格是不可能低于这个数的。此外,据小道消息来看,除了自带车以外,当年还有一批标价70多万的平行进口版本来到国内售卖,这时再考虑到同时期大捷龙的新车售价大概在50万左右,以及大众品牌的信仰加持和车源稀少所导致的溢价。最终根据上述这些因素进行推断的话,大众Routan的二手价格至少在20万元。
如果你觉得大众Routan的“德味”Logo降低了它的美式风情,又不希望像进口丰田塞纳那样臭大街。那么不妨来看看与Routan、塞纳尺寸相同的美规本田奥德赛。不过在聊车之前,请先由我来给一脸问号的读者们进行一下简单科普。本田奥德赛是分为两个版本的,一个是咱们国内销售的国际版,在日本、澳洲等地区也都有卖,车长不到4.9米,轴距2.9米,车身宽度也只有1.8米出头,更适合拥挤的城市内使用。另外一个版本则是本田为北美市场开发的大号奥德赛,也就是俗称的美规奥德赛。这个版本车长达到了5.1米,轴距3米,宽度也达到了2米的水平,非常符合美国人对于车辆尺寸和空间的变态需求。
得益于本田精湛的车内空间布局,相比起使用克莱斯勒平台的大众Routan来说,美规奥德赛的内部乘坐空间要明显更加宽敞一些,再加上本田看家的魔术座椅设计,使它的第三排收放更加自如。因此从第三代美规奥德赛开始,它就成为美国市场中销量最好的MPV车型。并且从第四代车型开始,美规奥德赛的总体驾驶员死亡率也是最低的,因为每百万辆注册车的死亡人数为0,可见它在安全方面有多么下功夫。
除了宽敞的空间外,美国人对于大排量发动机也有执念般的追求,所以本田也很慷慨地给奥德赛标配了一台本田旗下排量最大的3.5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252马力,配上本田自家的5AT/6AT变速箱,0-100km/h加速仅需8.7秒,这对于一辆中大型MPV来说已经是非常出色的成绩了。
美国大使馆的公务人员肯定是无法抵御这样出色的产品力,因此目前国内二手车市场的美规奥德赛,基本都是从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流出的。其中2005年上市的三代美规奥德赛的售价大概在16万元左右。而2011年上市,上牌年份在2011到2016年之间的四代奥德赛的价格则要昂贵许多,基本都在28-30万元左右。虽然看起来比较昂贵,但依然要比同年份的进口3.5塞纳便宜一些,不仅更有性价比,而且还更有小众车的B格。
除了“大碗”的美式MPV以外,常看美国电影的小伙伴一定不会对美国的各种警用轿车感到陌生,其中最经典的就要属使用4.6L V8发动机的福特维多利亚皇冠了。不过由于末代维多利亚皇冠是1998年诞生的车型,在2011年就已经停产,因为技术规格太老,已经无法在国内合法上路了,所以此时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同样作为美国公务人员专用车的雪佛兰Impala黑斑羚。
与上面的美规奥德赛一样,雪佛兰Impala在国内的二手车源同样也是由美国大使馆或者领事馆来提供,其中比较常见且具备收藏意义的主要为2006年上市的第九代车型。它采用了通用的第三代W-body平台打造。在国内与之对应的就是与2006年上市的国内第一代君越。虽然平台一样,但是在发动机方面就要强劲许多了。哪怕是入门版本,也采用了拥有214马力的3.5L V6发动机。而国内领事馆或者使馆则主要以3.9L的V6版本为主,最大动力234马力,并匹配4AT变速箱。恩,这样的动力搭配可以说是非常“美利坚”了。
与大众Routan一样,我并没有找到Impala目前的二手车价格,但考虑到雪佛兰一贯不高的保值率,以及Impala较低的知名度,即使它非常稀有,最终的售价预计也不会超过10万元。所以如果你恰巧在当地二手车市场看见了Impala,又对美国的警车文化感兴趣,那么这样一台与美国警察同款的车型或许将非常适合你。
如说到福特Mustang(野马)跑车,应该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但要说到谢尔比GTE,恐怕就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了。实际上,谢尔比GTE大家可以理解为福特官方改装的Mustang,在普通Mustang的基础上加入了运动宽体套件,升级了底盘悬架和发动机ECU,有些类似Alpina和宝马的关系。早在2019年,谢尔比曾经官方进口过一批GTE车型,但由于当时完全没有做相关的宣传,导致知道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销量和保有量自然也是非常稀少了。
在外形设计上,谢尔比对Mustang进行了不少改动。例如中网换成了熏黑蜂窝结构,并且加上了一套非常夸张的宽体套件。得益于套件的加持,相比起已经不算窄的普通Mustang来说,谢尔比GTE又宽出了39mm,大幅增加了它的战斗氛围。
为了压低售价且符合国内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谢尔比GTE只进口了使用2.3T的Ecoboost发动机的版本,但是采用了一套特调的ECU程序,并且针对发动机进排气做了优化,相比起同样为“国五”排放的原厂Mustang来说,它增加了29马力的峰值动力和91牛·米的峰值扭矩,达到了338马力、525牛·米,0-100km/h也从普通版的5.5秒提升到了5.1秒。
最主要的是,这样一台外观够霸气,动力还更强的谢尔比GTE并没有特别昂贵,当年新车售价也只要41.80万元,比同时期的普通版Mustang仅仅贵了1万多。正因如此,如今而二手谢尔比GTE在价格上与同年份的Mustang相差无几,基本都在25-30万左右。但由于当年谢尔比GTE的新车销量很低,所以大家要想真正买到这辆车,恐怕还得费一番功夫寻找了。不过,为了合法上路的宽体外观,以及更强的动力输出,各位车迷朋友也一定愿意花点心思的吧?
在国内对空间拥有变态追求,且排放法规又是全球最严格的大环境下,车迷已经很难买到一款自己足够喜欢的车了。而如果喜欢的车又很小众的话,那么也就只能在游戏中过过瘾了。但外商、外交人员可以将海外车辆直接带入国内,且不受到车架号规则影响的政策,实际上给了不少硬核车迷一条活路!想象一下,当你在国内的马路上驾驶一台美规或者欧规的Dream Car时,那种惬意的感受绝对可以让你忘记生活中的所有烦恼。
5000公里准新二手车,选配一箩筐,性价比超值——蔚来ET5
最近我们后台收到了很多关于BaaS的提问,这些提问的朋友大部分是想买新车,但最近新车价格跌宕起伏,准车主们有点不放心保值率,特意找我们咨询。帮大家把BaaS服务内容从官网搬运过来了,请各位品鉴。
说到保值率,我们二手车贩子对于新车都是一视同仁的。长期关注诺诺二手车的朋友们,看我们卖过那么多辆准新二手车,其中还有不少车是99.9%成新的,这样的车跟新车相比,性价比高下立见。
关于准新二手车的来源,诺诺与一些知名车企签订了合约,比如蔚来官方,他们内部车源对我们开放,所以如大家所见,诺诺已经上架了不少车况成色俱佳的超级准新二手车。
今天路试的这辆ET5,又是一辆超级准新车。买断电池,选装了一大堆东西,开了5200多公里,二手的价格直降6.5万。
ET5的颜值不用多夸,这辆车加价选了“极光绿”漆面,有点绿,有点蓝,有点灰,光线不同,车身颜色也有变化,十分梦幻。
轿跑的无框门充满优雅的气质。
内饰选装了“极速灰”的配色,柔和的浅灰色,和外观淡雅的极光绿很般配。内部配置选装了「适享套装」,包括前排座椅14向调节、前排座椅通风/按摩、后排座椅加热等等。
座椅材质是标配的Haptex合成皮革。触感很细腻,填充物偏软,舒适感很好。没有选配两万多的Nappa。私下了解到选配Nappa的ET5非常非常少,这辆车如果再选Nappa的话价格就超过35万了。
顶棚覆盖面选了同色系的超纤绒面,看起来非常娇贵,这个在新车选配的时候也是需要加价的。
轴距接近2.9米,后排腿部空间还不错。
头部空间,稍微低了点。我个头并不算高,但头发已经蹭到顶棚的位置了,距离玻璃天幕倒是还有一些空间。
也还好是玻璃天幕,通透感不是一般的好,车内空间显得不那么压抑。但是,大家都懂的,每年总有那么一两个月酷热难耐,会让这种玻璃天幕饱受争议,解决方案特别简单,TB搜索“天窗冰甲”、“天幕遮阳帘”、“天幕电动遮阳帘”,这都不是事儿。
说说这款车的驾驶感觉吧。这款ET5是基于第二代平台打造的车型,而且是轿跑车身,跟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一代车型(第一代ES6、EC6、ES8)差别非常大。
首先是它整体营造的驾驶氛围感更加运动了。电车的坐姿肯定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本来就没有身高优势的司机来说,恰好能弥补轿跑车型在视野方面的短板。女司机亲测,感觉非常合适。
再就是它的底盘调校,能够接得住它的加速能力了。尽管没有可变悬架这个选项,但是底盘的调校,已经可以允许它做出一些比较运动的驾驶行为了。
可见蔚来只是嘴上说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买油车”,但是实际结果证明它已经逐渐想明白了。虽然还有提升空间,不过短短几年就进步神速,确实是下功夫了。
悬架的韧性提升了很多。第一代SUV车型的悬架为了追求极致的乘坐体验,但在这辆ET5身上,它的操控感终于又回来了。
零百4秒的加速成绩基本是准确的。运动+的时候,从零起步的瞬间,已经不是推背感了,那一瞬间的感觉是万磁王在前面吸你,脑子来不及反应,车就冲去了。
还有值得一夸的Pilot辅助驾驶功能,一键启动,很好用,但是从老司机的角度来看,再完美的辅助驾驶也只能当作辅助功能来使用。
准车主们,千万别觉得ET5的Pilot灵,就可以完全依赖了,路况千变万化,驾驶员一定不要完全“挂机”。
一旦Pilot启动,它会激活一系列主动安全功能。
我在路试过程中,途遇大货车与我并排,大车的行驶方向稍稍向我的车道靠近了一点,还没有压线,我感觉没事,方向盘没有动,但是ET5就给我来了一脚不重不轻的刹车。看来电脑比我更谨慎。
而且ET5车身硬件可靠。钢铝比大约是 3:1,高强钢占比大约 60.3%, 铝材占比大约 25.2%。碰撞测试成绩过硬,ENCAP和中保研双双五星。
坦率来说,ET5新车在这个价位有竞争力,但并不是很强。大多数30万左右预算买新能源车的客户,除了豪华的质感,还会要求对空间有一些要求。相较于众多纯电SUV车型,轿跑ET5在空间方面肯定不够优秀。但是如果对空间没有太高的要求,对于一般以个人通勤为主,偶尔载客,对品质有比较高的要求的话,那么ET5就特别合适。
而这辆二手的超级准新车,选配众多,仅5000多公里的使用记录,价格比新车便宜许多,到手立省几万块钱,性价比非常高。
二手车市场的准新车能不能买?车主为何要卖,内行人告诉你实情
前两天有朋友问喵哥去买二手车的事情,尤其是他去二手市场看车,发现他们当地的二手车行,有很多一两年的准新二手车,而且还有不少像BBA之类的,尤其是以奔驰居多的。
这种新车到底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猫腻?为此喵哥给大家聊一下,这也算是比较沉重的话题。
一 受经济环境影响,个人收入受限被迫卖的新车
这一两年的车子,如果去调查一下,就发现有很多车主,是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些车主。
喵哥之前有一个在奔驰做销售的朋友,他跟喵哥透露,不少去买车的,可能房子都是租的,都是凑齐了一成首付马上就把车提了,而且直接奔着奔驰去的,人家就喜欢这个标,其他啥也不看。
对于这样的车子,确实有一部分,可能买了之后一两年就玩不转了,只能把车子卖掉。
其实这种情况,这几年是一直存在的,而且这两年情况是越来越严重,反正大家都懂,连大厂都在不停地让你毕业。
而且现在确实很多年轻人,背负的压力挺大的,一出社会之后,如果家里面没有给买房的,自己还要买房,要没有买房的,现在谈个女朋友,估计还要嘴巴滑一点,要是很老实的,可能女朋友都谈不到。
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喵哥周边也陆陆续续有一些年轻人,尤其还包括像喵哥一样年龄的中年人,也都有失业的,这种情况下,还要还车贷、还要还房贷、还有养家的。
如果顶不住的,最先想出去变现的肯定就是车子。不可能把房产卖了,房子卖了一家老小住哪里?所以就出现了,目前市场上一年两年的准新车挺多的,尤其是今年情况,比往年更严重一些,都是由于大环境不好所造成的。
二 车厂没有销售完的新车
一款车生产出来,并不是每一款车都能够卖完,尤其是小众的车型,是卖不完的,卖不完怎么办?总不可能把车子直接拖去报废了,然后拖去变废铁,这不是浪费吗?
所以相当一部分车型,都流入了二网、三网市场,或者流入二手车市场,尤其是有一些老板,可能批量打包,然后全部把它上好牌,再以二手车把它卖出去。
这样就会看到市场上,会有一些准新的,甚至公里数只有几十公里的,这样的很新的车子,这些车子来源,基本上是比较稳定,比较靠谱的,当然基本上都是比较冷门品牌的车。
三 跑过补贴的新能源车
很多新能源车,虽然车子里程数好几万公里了,但是都是架在板砖上面跑的,就是为了拿补贴,拿完补贴之后,车子厂家该拿的也拿到了。
所以这种车子,总不可能自己收着,因为还要找地方停车的费用,就会打包给二手车商,所以这种车子,看上去也是比较新的,只不过是里程可能已经用掉一部分了。
四 高端出租车的更换车辆
现在很多出租的车子,他的客户群体,对车子要求会比较高,所以他可能两年左右,就可能换车了。
这种换下来的车其实里程数比较高,而且车况也不太好,但是车商把它一整,然后以开过两年的准新车卖给你,而且里程表都是调过的,所以这种车就会比较坑一点。
总结
如果要是去看二手车,对于这样一两年的准新车,那么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车子来历,尤其是原来是租车的这种类型的,虽然价格可能会相对便宜点。
如果你不太会看的,他可能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让你去入坑,这种程度是车况就很差了。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一手的是最好了,别人确实是顶不住了,公里数还非常少,只有几千公里这样的车子,确实是很精品的一些车况。
但是喵哥跟你说实话,这种很精品的车况,基本上很难再流入到你手里,这种精品车况的车子,基本上车子才谈完,都还没做准备就已经卖出去了,根本到不了你手里面。
建议
所以如果你就是一个小白,没有专业知识,去二手市场看到这样车的时候,建议大家多留个心眼。
里面的水说深也深,说浅了其实也不浅,关键看你懂不懂套路,你懂套路的话,基本上可能有机会淘到精品,捡到漏,但是你要是不懂套路,你要是捡不到漏,你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
15万预算,这11台二手车最有情怀!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看到马路上形形色色的各种汽车,真的是羡慕不已。无奈受限于当时的年龄和财富,我实在没有办法在当年将自己心仪的车拥入怀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流转,汽车并没有像房子那样快速膨胀,反而逆势而为越来越便宜。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年轻时高不可攀的车,随着年龄和里程的增长,如今已是触手可及。今天,我们给大家盘点了15万价位最有情怀的11款二手车,或许你儿时的Dreamcar就在其中!
说到情怀,很多车迷都一定会联想到旅行车,而说到旅行车中最有情怀的一个,大众R36绝对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作为B6代Passat的高性能旅行版,R36不仅延续了当时Passat车系经典的U型前脸,还有着专属的哑光铝合金中网、运动前保险杠和Omanyt轮毂,更重要的是,它的悬挂降低了25mm,看上去更有低趴范儿。
在性能部分,R36的“36”代表它搭载了一台大众引以为傲的3.6L VR6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300马力,搭配大众自家的6速DSG变速箱,并且还有4MOTION全时四驱系统。在这套动力的加持下,R36旅行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只要5.8s,极速也达到了250km/h,在当年绝对是非常强悍的存在,即使放到今天也依旧比很多2、30万价位的电动车还快。
至于价格部分,国内销售的R36旅行版都是2008款车型,当年新车售价53万元,甚至比同时期2.8L V6的奥迪A6L还贵!如今十多年过后,二手R36旅行版已经不再高不可攀,车况较好的比斯开蓝版本15万以内就可以拿下。如果你不追求车况和颜色的话,12、3万也是完全可以买到的。
大家都知道,在自吸发动机这条路线上,日系车比德系车坚持了更久。所以在本世纪初,德系车向小排量涡轮增压转型之时,日系车还在倾力研发大排量自吸,并且将其推向了量产巅峰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就是英菲尼迪G37。
作为整辆车最大的卖点,G37搭载了连续14年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的日产VQ系列神机,并且还是整个系列里最巅峰的作品--VQ37VHR。3.7L的排量、V6的结构布局、再加上7500rpm的红线转速,让它可以爆发出351马力的强劲动力。
虽然与之搭配的7AT变速箱并不算出色,但在VQ37的神力加持下,G37的0-100km/h加速时间依旧可以做到5.4秒,并且得益于高转大排量的特性,G37的中后段加速非常澎湃,可以轻松带你冲到250km/h的电子限速。
在国内市场,目前能买到的最早期的G37是2009款,这款车于2008年底上市,当时三厢轿车Sedan版售价48.3万元,后续年份的2010、2012款指导价也基本维持在49万上下的水平,与前面提到的R36旅行版定价比较接近。不过,或许是因为G37没有旅行车身份的溢价,它的二手保值率反而比R36更低。如今二手市场2010款的G37 Sedan甚至都不到10万块。而如果你更加追求格调和气质,也可以选择当年指导价73.41万的敞篷版本,如今二手车也基本都在15万以内了。与前面提到的R36相比,G37的V6发动机以及7AT变速箱可靠性十分出色,只要正常保养,十几年是根本不可能坏的!
如果你对瓦罐、动力这些点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想拥有一辆外形经典的情怀车,那么第三代大众甲壳虫一定能入你的“法眼”。在整个车系中,甲壳虫一共推出了三代车型,第一代诞生于1938年,第二代诞生于1998年,第三代诞生于2011年。由于第三代甲壳虫在2019年已经宣布停产不再推出继任者,所以第三代甲壳虫也彻底成为了绝版的存在。
虽然甲壳虫是一辆进口个性小车,但毕竟只是一辆大众,所以它在基础的维修保养方面有很多部件是可以跟国产的高尔夫等车型通用的。例如第三代甲壳虫就使用了与高尔夫6、速腾MK5/6相同的PQ35平台,动力系统也都是大家熟悉的1.2T、1.4T、2.0T发动机,变速箱也都是大家熟悉的DSG双离合。
在二手车选择上,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我们更推荐大家选择第三代甲壳虫,也就是2013款及以后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甲壳虫在国内经历过更换发动机的大改款,2013-2015款车型是老一代发动机,其中1.4T是EA111 机械+涡轮双增压版本,拥有160马力;而2.0T则是2代EA888发动机,烧机油现象非常严重,其实我们并不太推荐。从2016款开始,甲壳虫非联名版本不再提供2.0T,并且将1.4T换成了更新一代的150马力EA211发动机,取消了机械增压器,整体的可靠性有了明显提升,其实是更推荐购买的。具体到价格方面,2015款以前的甲壳虫目前二手价格基本在8-12万元;而2016款以后的车型,则基本要在10-15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以及需求选购。
作为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意大利盛产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跑车。在牛马的熏陶之下,很多人都对意大利车产生了向往。不过,在意大利其实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开不起“牛马”,真正属于他们的国民车其实是菲亚特500。而我们所熟悉的菲亚特500,诞生于2007年,这代车型不仅延续了前代经典的造型设计,外形十分可爱,而且在国内它比大众甲壳虫更加稀有。因此开上一辆意大利造的500,它的逼格显然比甲壳虫更高。
2011年,菲亚特将500这款车正式引入国内。当时的500全系搭载1.4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133马力,对于一款重量只有930kg的车来说,这样的动力其实还是够用的。变速箱部分,菲亚特500使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爱信6AT,可靠性不需要担心。
至于价格,身为进口车的菲亚特500自然不会太便宜,2011款的起售价就达到了16.98万元,敞篷、联名版车型更是卖到了26、7万的高价!而在二手市场上,由于菲亚特500相对小众稀有,它的保值率也不错,即便是2011年的早期款车型,如今依然可以卖6万元左右;而外观内饰更独特、配置更丰富,并且全国限量200台的Gucci版,还可以卖13-15万。
如果你经常受到美国文化熏陶,并且厌倦了BBA的造型风格,那么外形更硬汉的克莱斯勒300C一定更对你的胃口。说到300C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早在2006年,第一代克莱斯勒300C就曾经由当时的北京奔驰-戴克实现了国产。不过,由于后来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分道扬镳,所以2008年国产300C就宣告停产。直到2012年,第二代300C才以进口的方式引入国内销售。第二代300C的外观延续了第一代车型硬朗、大气、复古风格,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依旧非常霸气。
动力方面,第二代300C搭载了克莱斯勒经典的Pentastar 3.6L V6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292马力,后来还专门为国内市场推出了排量稍小的3.0L V6动力。而与发动机匹配的,则是采埃孚8AT变速箱。
作为一款大排量进口车,300C在国内的价格自然不会便宜,最先上市的3.6L车型售价高达48.69万,后期推出的3.0L车型虽然降低了价格门槛,但是依然要卖39.99万。不过,300C的终端优惠幅度极大,所以在当时看来性价比很高。如今在二手市场上,2013年前后的车型价格在10万左右,2016年前后的车型,价格在12-13万左右。不得不说,如今花10万出头买一辆300C,开出去还是非常有派头的~
对于追求个性和精致的年轻人来说,克莱斯勒300C的形象过于老派,并且美国进口车的做工也比较粗糙,此时不妨看看日本原装进口的第二代雷克萨斯IS。这代车型于2005年发布,外形设计非常锋利,车身紧凑流畅,颇有一股高档运动车的味道。
动力部分,2006-2009款车型,全部为IS 300,也就是搭载231马力3.0L V6发动机的版本。而在临换代前的2011款车型上,IS全系换装了208马力的2.5L V6发动机,命名也变成了IS 250。在性能方面,IS 300的0-100km/h加速时间7.7s,IS 250则为7.9秒,其实差别并不大,只能说是够用,谈不上多么澎湃。因此,虽然IS有着V6自吸后驱这样的标签,但它并不是一辆高性能轿车,形同虚设的后排空间也难以跟家用挂钩。
具体到行情方面,虽然雷克萨斯的保值率要比其它品牌更高,但毕竟IS是一辆上市16、7年的老车了,所以如今的价格倒也算可以接受。如果大家追求3.0L大排量,可以选择2006-2009款的IS 300车型,目前二手车基本要在7-13万左右。而如果你觉得2.5L V6也够用,那么我们更推荐大家购买2011款以后的IS 250,目前根据车龄和车况的不同,基本在10-15万之间。至于敞篷的IS 300C、IS 250C车型,目前价格基本都在14万以上,这就看个人喜好了。
2005年,奥迪发布了初代Q7,试图与当时火爆的宝马X5和奔驰M级竞争。虽然奥迪是BBA三剑客中最晚推出豪华中大型SUV的品牌,但第一代Q7的设计和定位非常给力,这代车型不仅外观大气威猛,而且车身尺寸大幅领先同时期的M级和X5。所以把这三款车放到一起对比的时候,Q7的气场真的完全盖住了M级和X5。正因如此,这代Q7不仅在销量上大获成功,也成为了无数90后学生时代的dreamcar。
2006年,Q7以进口方式引入国内销售,而且这代车型的动力阵容十分奢华。在上市初期,Q7提供了3.6L VR6、4.2L V8汽油以及3.0T柴油三种动力。在中期,Q7新增了6.0T V12柴油动力,它的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0N·m。而到了末期,Q7又换装了3.0T高/低功率两款汽油发动机。前前后后算下来,在国内销售的第一代Q7一共搭载了6款发动机。
虽然第一代Q7在国内起售价超过80万,并且当时还要加价提车,但是在二手市场上,Q7的保值率并不高。考虑到这是一辆奥迪,所以我们并不推荐大家购买太早期的版本,如果大家喜欢自吸发动机,那么可以选择2010款的3.6L版本,目前售价在10万出头的水平。如果你追求更强的动力,那么2011年-2013年的3.0T车型更值得购买,目前二手车价格在11-15万之间。
如果要让大家来评选最美的大众车型,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选第一代CC。初代CC诞生于2008年,2010年由一汽-大众国产上市。虽然已经是十几岁高龄的老车了,但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初代CC的外观依然十分的优雅运动,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
动力方面,作为当时国产大众轿车的高端车型,初代CC用上了大众当时主推的1.8T+7DSG、2.0T+6DSG组合,后续还在2012年4月份推出了搭载3.0L VR6发动机的旗舰版本,可以说是把当时大众在中国最新、最好的动力都用上了。
由于初代CC上市时正逢大众品牌在国内的巅峰期,再加上CC的颜值实在出众,所以当时CC 1.8T车型的起售价就达到了25.28万,3.0L V6车型更是卖到了34.98万,与同时期的E90代宝马320i几乎持平!不过,CC的二手车并不怎么保值,不管是1.8T、2.0T还是3.0L V6版本,目前二手车基本不会超过10万块。不过,这里我们并不推荐大家购买1.8T版本,因为它搭配的变速箱是7速干式双离合,故障率很高,而2.0T和3.0L版本搭配的6速湿式双离合就要好很多了。至于车型选择上,大家无脑选择2012款及以前的版本就好,因为在2013款外形改款后,CC就不美了!
一提到皇冠,大家首先会想到经典的第十二代车型。不过,如今十二代皇冠车龄普遍偏长,想找一辆车况好的很难,而且十二代皇冠的二手车价格不合理,所以这里我们更加推荐十三代丰田皇冠。首先在外观设计上,十三代皇冠保留了上代车型的经典特征,而且看起来明显要敦实不少,大灯和尾灯造型也更精神,商务气息更浓郁。
其次是空间方面,13代皇冠的轴距相比前代提升了75mm,达到了2925mm,车长则增加了150mm,达到了5005mm,与当时C6代的A6L基本持平。但是13代皇冠的座椅比同期的A6L更加柔软舒适,而且后排的舒适性配置也非常丰富,宜商宜家。
在动力方面,皇冠提供了2.5L V6、3.0L V6以及4.3L V8三种选择。不过,2.5L版本只有193马力明显偏弱,而4.3L V8版又太贵保有量太低,所以227马力的3.0L V6版本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另外,这台发动机的可靠性也相当不错,只要正常保养,即使如今已经超过10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价格方面,13代皇冠刚刚上市时,起售价超过32万。而在二手市场上,皇冠的保值率相当高,2010年3.0L车型价格大约在13万左右,而3.0L顶配 Royal Saloon VIP,售价在15万左右。如果你不嫌弃车龄高的话,花10多万拥有一辆丰田高端轿车,它所提供的舒适性、乘坐体验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如果你是一个爱车的80、90后,那么在你的童年记忆里,一定有三菱帕杰罗V73的身影。1999年,三菱发布了第三代帕杰罗(V73),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V73的设计理念与前代车型发生了巨大变化,90年代方方正正的棱角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属于21世纪的圆润线条,这也使得V73虽然车身尺寸依然不小,但看起来一点都不笨拙。
除了外观设计不同外,V73的车身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这代车型开始,帕杰罗取消了大梁,从非承载式变为了承载式车身结构。同时,底盘也换用了四轮独立悬架。得益于这两项改动,V73的公路行驶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而在越野能力方面,V73并没有变差。首先在通过性方面,V73底盘离地间隙达到了235mm,不比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型差。另外,V73还配备了当时三菱最新的SS4-II超选四驱系统,即便时速达到100km/h,依然可以通过控制操纵杆,在2H、4H、4HLC、4LLC之间自由切换。值得一提的是,切换成公路行驶的4H模式时,SS4-II超选四驱前后轮的扭矩分配从过去的50:50,改成了现在的33:67,从而缓解了V73的推头趋势,可见这代帕杰罗非常注重公路性能。
2004年,长丰汽车将帕杰罗V73引入国产,当时新车起售价为34.8万。并且V73还搭载了猎豹黑金刚同款3.0L发动机,拥有188马力、255N·m的动力。随后,V73又搭载了3.8L发动机,拥有204马力、314N·m的动力。如今在二手市场上,帕杰罗的价格还是比普拉多更实惠,2008年前后的车型价格约为6万,而车龄更短的2011款车型,价格在11万左右。
在80后和90后的心目中,E90可能是伴着他们成长起来的一代车型。不过,在2005年的时候,拥有一辆车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更何况是拥有一辆宝马3系呢?所以,E90也成了无数Bimmer的梦中情人。更重要的是,早期款的E90也是最后一代使用液压助力转向的3系,真实、扎实的转向手感,直到今天依旧让很多Bimmer念念不忘。
这代E90除了早期车型拥有令人感到惊艳的转向手感外,它还是最后一代使用直六自然吸气发动机的3系。其中,国产版的325i搭载了一代神机N52B25 2.5L直列六缸自吸发动机,218马力配上ZF 6AT变速箱,当年就能做到7.7秒破百的加速能力,甚至不输如今的最新款325Li。
在2005年E90国产上市时,320i的起售价就达到了33.98万元,而采用2.5L直六发动机的325i更是卖到了42.38万起,绝对可以在北京市区买一套房子了!不过再有情怀的车,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消磨。如今二手E90已经非常便宜,2010年前后的3系价格大约在6万左右,而2010年之前的车型,价格甚至不到4万块。至于2011款及之后的E90,我们并不是很推荐,因为换用了电动助力之后,开起来并不如早期款那么纯粹。车况方面,虽然E90漏油的问题经常被人诟病,但好在它的配件非常多,所以整备费用并不会特别高。
写完本文,我不仅感叹时光荏苒,年少时高不可攀的梦中座驾,如今已经放下了她们高贵的身段,成为了我触手可及的存在。也许有人会说:“都2023年了,还花十几万去买一辆老车,真的值吗?有这个钱,还不如去买一辆某某品牌的插混SUV了!”我承认,如今的新车无论是性能还是配置都有了明显进步,但千篇一律的设计和动力形式,难免少了点灵魂。或许,不是我们喜欢老车,只是因为我们喜欢的车变老了。
年底二手车便宜的发指,21款观致3只要4万,退役租赁车能不能买?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又见面咯,我是一名二手车检测师老王(放心,我不住你家隔壁),曾经是一名修车工,现在全身心投入于二手车行业,帮助客户解决一切问题是我的服务宗旨,用过都说好!欢迎大家收看本期二手车检测趣事~
年底了,底层的老百姓们都在想方设法挣点儿过年钱,老王所在的二手车行业也是忙忙碌碌!打开抖音,随便一划就是车商们卖力的直播卖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百到几千人的直播间热火朝天!大多数车商都是主打便宜,什么最大优惠,亏本清仓,4万块的七座车,两万块的自动挡准新车,首付几百块提车,真是便宜得发指啊!
虽然特别便宜的车都不是主流品牌,但对于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到一千块就能开上车,几万块的花呗额度就可以付全款,这样的诱惑力还是让人口水直流,蠢蠢欲动!这次的客户小哥就在直播间相中一台4万多的21款观致3,不到两年车龄,首付1600,月供也是1600多!小哥都有点不敢相信能这么轻松买车,最后时刻征求铁哥们的意思,铁哥们推荐了我们,说检测一下更放心!
得到车商支持检测的回复后,客户小哥便约了第二天上午10点的检测。车在老王的城市,自然由老王出马!路上等公交耽搁了一会,还以为会迟到,没想到公交师傅的车技贼溜,下车一路狂奔,还好在9:58分准时赶到!到了地方一看,是个二手车院子,进去隔老远就看见了今天的主角,客户小哥也在旁边!简单沟通一下,咱就开始工作了!
车型年款:2021款 3S 三厢 1.5T CVT 领先型
出厂时间:2019-12
初次登记:2021-01
表显里程:13261KM
新车价格:10.59万
卖家报价:4.5万
先看了一下手续,过了一次户,首任车主不是自然个人,而是租赁公司,观致的股东——某联动!但车辆性质不属于营运车,后来转到个人手中!不管怎样,这车之前是拿来出租的,怪不得那么便宜!那么租车用车的人多了,小剐小蹭难免的,就看看有没有大问题了!
前保险杠局部色差比较严重,且边角飞漆严重,固定螺丝也存在拆装痕迹,喷漆修过是毋庸置疑了!
检查两侧大灯,制造日期没问题,一个2019年11月,一个2019年12月,均符合车辆总装出厂程序,固定螺丝也没有拆装痕迹,可以确定前侧大灯没有动到。
再检查一下里边防撞梁,防撞梁的制造日期同样没问题。为了保险起见,继续往里检查水箱框架和左右大梁,这些均保持了原厂状态,梁头及大梁主体部分没有变形修复痕迹,看来车头只是前杠有点小剐蹭做漆修复而已。
下一步检测外观覆盖件,一圈下来喷漆的地方并不多,只有行李箱盖、右前门和右前叶子板三个面做漆,钣金面积也不大!全车覆盖件都没有拆装痕迹,还是原厂配件!
但外观成色却不能说好,因为划痕掉漆等小瑕疵遍处都是,右边后尾灯还松动了!租赁车辆嘛,可以理解!
最尴尬的事,右边车顶和右A柱有钣金刮腻子修复的痕迹,A柱内侧倒是没有喷漆痕迹,扒开胶条检查内侧封口也没有变形切割的痕迹,原厂焊点都在!从这个损伤情况来看,估计是被电线杆或者树木什么的给砸到了,砸的变形了一点儿!A住这个位置比较敏感,四梁六柱嘛,车体框架的主要结构,只要有伤就可以鉴定为事故车!
A柱受损,那么前挡风玻璃应该跑不掉,检查玻璃没有品牌标识,内侧也是重新封胶,所以前挡风玻璃更换了!
接下来就是发动机检测了,1.5T+CVT的动力总成,日常使用应该是足够了,如果你舍得给油应该还是有点推背感!毕竟没有肉车只有肉人!
散热系统各个零配件都没动过,制造日期也可以印证风扇的原厂身份!
发动机本体周围比较干净,没有渗油漏油的现象,棘爪、进排气等主要附件也没有拆装痕迹,可以排除维修发动机的可能性!
打火之后挂挡正常,发动机运行没有异响,怠速也比较平稳,状态还是不错!毕竟上牌还不到两年,行驶1万多公里而已!
机油比较脏,入手之后需要保养更换;电瓶有点亏电,不过不影响,后边多开开充充电就行了!其它都油水可以正常使用!
然后就是内饰检测了,来看看,这是21款的内饰设计,低调大气,简约到极致,连屏幕都没有!不过还好给你配了收音机。座椅手动调节,支撑性还不错。标配了一键启动,这个倒是可以点赞!
主驾驶座椅骨架有过拆装,应该是重新包皮的操作,原车是布座椅!检查座椅泡沫倒是没啥问题!
里里外外检查了仪表台、转向管柱、门槛内部线束等边角缝隙,总体比较干爽整洁,没有泥沙残留,可以排除车辆泡水的可能!
车内功能测试一切正常,电脑读取obd系统发现有一个变速箱的无效数据故障,后边得去深入检查一下,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叫上客户小哥,一起去看底盘!检查发动机和变速箱底部,发现启动机成色比较新,一看就是新换的,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一万多公里的使用程度来说,让人感觉有小毛病!
往前看,突然发现水箱下半部分有红色的液体痕迹,仔细扒开旁边遮挡物,确实漏液了,可能是质量问题,也可能托底磕坏了!这个后续还得整备修水箱呀!
底盘确实托底了,刮擦的印迹都生锈了,前边副车架还有点轻微变形,那么水箱就毫无疑问是托底磕坏了!看情况,如果开起来感觉不对劲的话,还得做个四轮定位!
托底损坏的还不止这些,顺着半轴的摩擦痕迹往前看,大梁封边还有点轻微变形!我嘞个擦,这是过坑不减速直接飞过去了吗?减震都磕到底!虽然大梁这点儿伤不怎么影响安全,但按照二手车鉴定标准,它就是重大事故车,跟右边A柱同样的道理,车体结构比较敏感!
右后轮胎有过更换,右前轮有鼓包,其它两个轮胎磨损也比较严重!那么问题来了,1万多公里会磨损成这样吗?
进入总结时间,这辆观致3鉴定为重大事故车,车体结构两处损伤,但都不严重,发动机变速箱没问题,其它就是个别零配件的更换,公里数存在调表的嫌疑,后期需要整备保养!
把检测结果详细的告诉客户小哥,小哥找到车商沟通托底的事情,车商先是推脱说不了解底盘什么情况,因为他们收车都不检查底盘;然后又说托底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不影响用就行;看小哥还在考虑,车商最后表示是他的错,没介绍清楚车况,愿意减价两千,亏本卖给小哥!
小哥这时候又提出手续的问题,说车商没有告知租车的事情,要车商减五千!车商表演了一番,说小哥太会杀价了,杀得车商血本无归,一分钱不赚,过年都要缩在家里不出门了!然而车商的身体却很诚实,欣然带着小哥去办手续!总价4万,首付1600,大家觉得年底能不能买车?
好了,今天的检测分享就到这了,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喜欢就赞、不喜欢就喷。我修车多、读书少,写的不好,请大家多担待。检车家,愿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二手 路虎 发现运动版:新车 vs 准新二手车,如何选?
我是在宁波站的老孟。
当我从展厅开出这台路虎发现运动的时候,本想出去路试一下,但看到表显的里程我放弃了。感觉多增加1km都是浪费。
用同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新车有多新,它就有多新。”
我还是静态感受一下比较适合。欢迎就该车与我交流,微信号:beiwei267559
这台车刚发布出来的时候,很多诺粉都在问,怎么会有这么新的二手车呢?
问了我的同事,了解到厂方一般会给经销商一定的商务政策,这些商务政策一般比新车的批发价格来得更好,但往往会有一些附加的要求,譬如不能直接以新车的形式往外卖,必须要上完牌照方可零售。
所以就有了宁波站这样一台二手车。
可以说,这台发现运动版与新车的差别就在于已经上了一次牌照。
除此之外,别无差别。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台车的里程增加,之前的移动都是选择板车运输,在分站园区里我们也是尽量减少车辆的移动。
只为给您提供一台与新车别无二致的二手车。
既然是准新车,那么能够选择二手车的买家肯定是奔着价格优势去了。
这台2022款改款249PS R-Dynamic S性能版 5座的官方指导价是38.28万。
咨询4S店问到的优惠后车价在27万左右,网上能够查到的实际成交价,配置比较接近的版本裸车价在26.7万左右。
(截图来之汽车之家,版本为大都会,指导价贵1.4万)
我们一位客人与销售同事讲,他刚买了同配置的新车,裸车价26万多。算上购置税以及4S店的杂费等等,估计29万左右的到手价。
PS:各地成交价格出入比较大,欢迎看贴的车主提供真实成交价格。
目前,宁波站这台上完牌的“新车”价格是26万多一点,所以如果考虑新车的话,这台发现运动会是一个不错的替代之选。能够节省2、3万块钱。
同样享受新车质保。
车辆制造日期是2022年8月,上牌日期为2022年9月。
距今不过2、3个月。
说完了这台“新车”的来历,以及阐述了价格的优势后,我们再看看这台车本身素质如何!
圣托里尼黑的外观黑的纯正、纯粹,非常主流的一个色系。
虽然发现运动现在已被人定义为城市SUV,但路虎血脉里的硬派特质在这台车上随处可见。
尾部宽大敦实,略微上翘。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离去角较大,通过性会很好。
轮胎与轮拱之间保持着足够宽大的越野距离。
看到空滤盒右侧进气口没有?发动机进气孔集成在机盖上,这样可以提高涉水深度。
这个设计一般只有在硬派SUV上才会存在。
在夏季的暴雨下,这台发现运动穿行在积水的城市道路上应该完全不在话下。
我也很少听到有路虎在雨天抛锚发求助的信息。
越野选项菜单的存在,时刻表明它的路虎身份。
路虎专属的C柱徽标。
R-Dynamic 的标识,还意味着这台车用了许多运动套件。
内饰也是纯黑风格,但并不压抑,譬如中控台、方向盘采用了红色的缝线。
三幅的方向盘造型精致,用料上乘,握感极佳。
除了常规的巡航以外,车道偏离等功能也有配置。
液晶仪表,模拟传统指针,简洁明了。
不小心,只是挪了下车,就增加了1km的总里程,煞是心痛。
整个中控看上去非常养眼,简洁。散发出由内而外的舒服感觉。
挡把头的样式略普通了点。
中控的用料、做工、搭配方面很是讲究。
前后雷达,带有清晰的倒车影像(带轨迹)。
(简洁的中控台)
屏幕内集成的功能非常多,色调方面也比较恬淡,菜单没有过多研究,等着下任车主去感受吧。
Type-C接口的出现说明这款车非常新,非常非常新。
这是我第一次不谈成色的一台车,后排座椅坐垫厚实,后排座椅角度可调节。
有客人问我,老孟这台车配置是不是错了,R-Dynamic S配置后排带有两个头枕,其实是被我们放在了后备箱里面。
右侧的是该车牌照。
常规的电尾门。
总结如下:
1)这是等同于新车的一台二手车;
2)相比新车,会有个2、3万的价格优势,比新车有性价比;
3)路虎发现运动这款车型有它自己的独有优势,喜欢路虎这个品牌,喜欢具备一定越野性能的,可以考虑这台路虎发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