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跌!佛山上周一手网签650套!二手同步下滑
进入11月,佛山楼市持续走低。
据乐居统计佛山房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佛山上周共成交一手房650套,环跌4.97%,网签面积7.22万㎡,环跌3.86%,呈现二连跌态势。
五区来看,除了三水以外,其余四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网签量最高的为顺德区,总计网签185套,网签面积2.09万㎡,南海、三水、禅城三区紧随其后,分别网签140套、136套和129套。此外,高明则以60套网签量居末。
二手房方面上周也呈现同步下滑。数据显示,佛山上周共网签二手1159套,环跌6.68%,成交面积13.57万㎡,环跌5.5%。
二连跌!佛山上周一手网签650套!二手同步下滑
进入11月,佛山楼市持续走低。
据乐居统计佛山房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佛山上周共成交一手房650套,环跌4.97%,网签面积7.22万㎡,环跌3.86%,呈现二连跌态势。
五区来看,除了三水以外,其余四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网签量最高的为顺德区,总计网签185套,网签面积2.09万㎡,南海、三水、禅城三区紧随其后,分别网签140套、136套和129套。此外,高明则以60套网签量居末。
二手房方面上周也呈现同步下滑。数据显示,佛山上周共网签二手1159套,环跌6.68%,成交面积13.57万㎡,环跌5.5%。
4万买辆才四万公里的轩逸经典,车况不好砍八千,便宜才是硬道理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检车家大师兄,欢迎收看本期二手车检测趣事。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兄,是因为在检测团队里我可是上过高中的人,检测师里面我读书算多的了。今天由我来和大家分享最新检测的一台二手车。
这两天,车企们陆续公布了7月份的销量,目前单个车型销量最多的是日产轩逸家族,7月份一共卖出了46851辆,同比增长65%,创造了7月最佳销量记录。大众朗逸的销量数据暂时还没有出炉,不过对比6月份以及前几个月的数据来看,想要超越4.6万难度很大,轩逸基本锁定了7月份的轿车销量冠军!
轩逸凭什么能有这么好的销量呢?轩逸经典其实贡献了相当大一部分。对于大部分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家用代步应该是最主要的用途,其它的什么动力啊,配置啊,什么黑科技啊,都是噱头。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考虑,但如果只有十来万的预算,显然好开,便宜,省心,耐用,空间大,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而在合资车里,能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非轩逸经典莫属。
不光是新车,轩逸经典二手车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辆轩逸经典的检测分享。买家看重的无疑也是轩逸的口碑,不过买二手车容易被坑,这已经成了人们的固定思维。买家也不例外,他担心买到事故车,所以在朋友的推荐下找我们把把关。
下面就跟着大师兄我的第一视角,看一看这辆轩逸有什么表现吧!老规矩,先奉上车辆基本信息。
车型年款:日产轩逸2012款经典1.6XE手动舒适版
出厂日期:2015.09
表显里程:40633KM
车行报价:4.3万
检测地点:广东·佛山
先用肉眼观察一圈外观。不到五年的车子,整体外观成色还是挺好的,当然细节处避免不了有剐蹭磕碰的情况。一般二手车买家对外观的做漆小磕碰都不会怎么在意,下面我重点说一下问题比较大的地方。
上图是左后车门门框边缘位置,这里存在比较严重的钣金修复,说明此处受到过事故撞击,而这个位置是靠里的,能撞到这个位置说明事故的撞击力度不小。
左B柱下部也发现了严重的钣金修复,左后下边梁位置存在同样的情况。看来左侧的事故不仅撞击力度大而且撞击受损范围也不小。
左侧两车门固定螺丝均存在受力拧动拆卸的痕迹,不用多说左侧的事故撞击已经伤到了B柱,所以左侧两车门的拆卸更换也在情理之中。
车身结构件已经受损,我担心的是有没有切割焊接修复的情况。扒开左后门框胶条,下部的底边梁发现了明显的焊接修复痕迹,而上部的C柱焊点是原厂的,
又看了后备箱流水槽与后叶子板的连接处焊点,焊点均匀没有动过,说明左后叶子板并没有严重受伤,没有整体切割更换的情况,但是车身是有切割修复的。
我推测应该是切了左后部的下边梁和小部分叶子板,大致就是上图所标注的红线处。车身切割焊接,可以认定此车属于事故车。刚开始检测就很不幸,不过买家还不想放弃,还想看看后面的检测能有什么发现。
打开发动机舱盖,机舱内落满了灰尘,不过成色还是可以的,洗干净后就会好看很多。这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非常成熟,不过跟现在流行的小排量涡轮机比较起来就非常弱鸡了,但是用车评人常说的话,家用足够了!并且非常耐用,轻易不会坏!
在机舱的检测过程中发现左前叶子板固定螺丝存在受力拧动拆卸的情况,前面检测漆面就发现左前叶子板漆面厚度偏低,当时我就怀疑叶子板是后更换的,现在看来得到证实了。左前部应该有过磕碰,不过不严重,因为里层的加强筋毫发无损。
大梁有无变形修复是判断车辆有无重大事故的重要标准,这台轩逸的大梁是什么样呢?左侧大梁由于没有遮挡物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没有修复痕迹,右侧大梁隐约可以看到但是看不完整,具体情况还需要一会上架子之后才可以确认。
发动机没有漏油和附件螺丝拆卸的情况,使用不到五年,没有特殊情况,这台发动机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顺带检查了全车油液,机油防冻液刹车油状态正常,电瓶存在老化的现象。
内饰看上去很朴素,不过家用车嘛就像自己住的房间一样,不需要太豪华,保持干净整洁才显得温馨,再搭配一些装饰品就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座椅螺丝全部拆过,根据皮革的细腻程度可以推断座椅是进行过重新包皮的,而原厂是织布座椅,所以座椅全拆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
主驾驶安全气囊没有拆过,左侧事故一般不会造成前面的气囊弹出,安全带也是没问题的。
我们还是把重点放到左后侧来,左后的安全带没有问题,应该是发生事故的时候后排没有人,或者后排的人没系安全带,不然安全带肯定会锁死,然后拆卸更换或者修复。
掀开左后部的地胶,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焊接打胶修复痕迹,还有生锈以及泥沙之类的。不过这并不是下雨进水或者走水坑造成的,而是在修复左侧底边梁的时候需要刮腻子,干刮是刮不平整的,需要加水刮磨,在这个过程中把水弄进了车里。
原车主还加装了导航。除了左后的修复,内饰其他部分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常。
静态检测结束后就把车子开到了路上进行动态检测。安全起见,我们规定路试不允许拍照,所以老司机飙车的画面还请大家自行脑补。简单说下路是感受吧!开始来很轻松,也可以说无趣,动力肉鸡,调校偏舒适,底盘的紧凑平整性略感不足,和德系车相比,行驶质感是有差距的。这都是车辆本身的属性,路试没有发现异响和方向跑偏等问题。
顺路来到了附近的汽修店上架看底盘,升起来之后可以看到底盘也挺朴素的,前悬还比较友好,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就不厚道了,扭力梁!
先排查了底盘的四条大梁,大梁都是完好的,没有褶皱变形修复的情况,看来左侧事故并没有伤到大梁,这让我挺意外的。
四条减震也非常干爽并没有发现渗漏或者维修更换的痕迹。
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也没有吊装落地维修的情况,发动机底部非常干净。不跑滴滴的话,五年之内的轩逸是不可能漏油的。
最后对车辆的OBD电控系统进行了检测,只发现车身稳定系统有一个单独的故障码。这个故障对实际用车没什么影响,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去专业的维修店检修一下。
至此所有的检测项目全部完成,我们来梳理一下车况。
车辆外观检测:左前门喷漆,左后门钣金喷漆,左后叶子板钣金喷漆,左B柱钣金喷漆,左后叶子板内缘钣金修复,前杠喷漆,后杠喷漆,右后门刮擦;
发动机舱检测:左前叶子板拆卸更换,电瓶老化;
车辆内饰检测:左前门拆卸更换,左后门拆卸更换,左B柱漆面开裂,座椅包皮,左后叶子板切割,改装导航,左后地胶底部存在生锈;
车辆启动检测:未见异常;
车辆功能检测:车身控制模块存在故障码;
车辆路试检测:未见异常;
车辆底盘检测:未见异常。
总体来说,这辆轩逸经典属于事故车,左B柱和左侧下边梁都有损伤,其他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入手的话,后期需要更换电瓶,检查一些易损件的使用情况,及时的维护保养,这辆车的耐用性和经济性是不用怀疑的。
把车况详细的讲给买家大哥,他说还是你们专业呀,不请你们是绝对发现不了这车有事故的!这大热天的,辛苦兄弟你了!
大师兄我: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应该的,您就别客气了!
买家:我刚才翻了翻你们发的帖子,说事故车有事故车的价格,事故车要比行情便宜一些。我突然有个想法,这车你觉得3万5能拿下不?
大师兄我:拿不下来!这款车新车办下来8万多,五年下来行情在4万大几千,他们收车在3万大几千,事故车可能要收的低一点儿,但也要超过3万。你一下就砍了八千,利润太少他们不可能卖的,就算你不买可能会有其他人买,总会有接盘的。
买家:我去探一探他们的底价,如果能谈到4万以下我还是可以考虑考虑。
买家明知道这辆轩逸经典是事故车却还想着低价入手,大师兄我虽然不太支持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买这个价位的二手车就是图个便宜,如果能节约一点预算就更值当了。在这里大师兄我想提醒各位朋友,二手车讲究一车一况一价,买车可以图便宜,但是一定要了解清楚车子的具体情况,这样后期使用起来自己心里也比较踏实。如果不了解车况,买了之后才发现有严重问题就痛苦了,不仅心情不美丽,金钱上也难以挽回,最关键的是一家老小的安全。所以,买二手车必须睁大眼睛学会辩车识人,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好了,今天的检测分享就到这了,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喜欢就赞、不喜欢就喷。我修车多、读书少,写的不好,请大家多担待。检车家,愿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哈弗H1车主欲哭无泪,3万买回家才检测,网友:给自己撒把盐?
报价5万块的大众途安,公里数爆表吓退了买主,上海退役出租车?
这辆报价73万的玛莎拉蒂GT,车头变形车尾被切!客户怒了:玩儿呢
100多万买的捷豹XJ开了6年只卖27万,一周换一次冷却液啥情况?
两年开一千公里,138万买辆奔驰迈巴赫S450值吗?原车主:换宾利
了解更多二连涨!佛山10月一手网签再涨1成!但仍为12年最低
据乐居统计佛山房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佛山10月共成交一手房3719套,环涨9.4%,网签面积41.23万㎡,环涨7.9%。
纵观全年网签来看,该网签量为近4个月以来新高,市场整体呈现微弱的升温态势。
虽说环比来看有所好转,但纵观历年来看,该网签量依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该网签量为近12年新低。
各区方面,顺德依然一马当先,以1315套的网签量远超其他四区,南海和禅城则分别以793套和670套紧随其后,高明则以359套居末。
此外,佛山二手方面也有所升温。数据显示,佛山10月二手总计网签4461套,环比涨幅14.15%,同比涨幅34.65%。
中国最非主流的11台二手车,都在这了
“非主流”意指与主流相对的事物,所以通常也都是十分小众的存在。而本文要介绍的这11款极其小众的二手车,就是汽车领域典型的非主流代表。它们由于产品定位独特、销售时间短、保有量低,所以不仅极具性价比,而且更是车迷彰显自我个性的绝佳选择!
西雅特伊比飒
2011年前后,大众集团在中国无论是口碑还是品牌溢价都达到了巅峰。或许是手里的牌怎么打怎么赢,感受到了“无敌是多么寂寞”,于是大众集团便在国内已经有定位略低一点的斯柯达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定位稍微偏运动的西雅特品牌,并打算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其国产。不过,为了避免新品牌贸然国产的潜在风险,大众决定先通过进口的方式进行试水。所以在2012年,大众引入了西雅特品牌旗下的紧凑型轿车LEON,并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引入了伊比飒和欧悦搏。
2011款Leon
其中西雅特Leon大家都很熟悉了,它就是换壳的第六代高尔夫,但由于这台车在当时卖出了不少台,所以自然不会入选本文的小众榜单。而作为换壳大众夏朗的西雅特欧悦搏虽然足够小众,但由于小众过头,如今已经在二手车市场绝迹了。要知道我们写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喜欢小众车的人能买到自己心怡的车型,所以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换壳大众Polo的西雅特伊比飒(ibiza)!
2013款伊比飒
相比起国产Polo来说,这台作为换壳Polo的进口伊比飒首先在动力方面就给出了十足的诚意。要知道,同时期国产Polo的最强动力版本,也就是使用131马力1.4T低功率发动机的Polo GTI车型。而西雅特伊比飒除了最低配车型使用了105马力的1.2T发动机外,剩余三款车型均使用了150马力的1.4T双增压引擎,并匹配大众看家的7速干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在这样的动力下,这台车长只有4米的小车最终能跑出8秒的破百成绩,比国产Polo GTI快了足足1秒!
除了动力以外,这台换壳Polo还拥有比国产Polo GTI更多的舒适性配置,例如带座椅加热功能的运动型真皮座椅、自动氙气近光灯、自动雨刷和自动防炫目后视镜等功能。这时再加上它的进口身份,这台换壳Polo便在2013年上市时给出了14.98万的起售价,1.4T双涡轮增压版本更是卖到了18.38-18.88万!小众的品牌+穷人买不起的定价,关注萝卜报告的老朋友应该都能猜到这台车的结局了......
上:3门版 / 下:旅行版
但有个定律大家都知道,新车市场越不招人待见的车型,买二手车就越物超所值。而西亚特伊比飒由于十分小众的关系,所以目前1.4T双涡轮增压版的二手车价格,直接比同年份“零百加速”慢1秒的Polo GTI还便宜1万块,只需要4、5万元就能搞定!更惊喜的是,这台正宗的欧洲小车在当年除了常规的5门版外,还引入了3门版和旅行版这两个小众车型!再配上西雅特的小众品牌+进口身份,那逼格可真是瞬间拉满了!
与上面的西雅特一样,丰田杰路驰也是2010年前后通过进口方式来到国内的车型。但与西雅特伊比飒不同的是,丰田杰路驰的知名度还是要高出很多的,因为这台车曾经以Scion tC的名字在极品飞车中出现过。所以如果你玩过极品飞车13或15的话,那一定会对这台车的外观有印象。此外,杰路驰车头丰田Logo的知名度,也不知道要比西雅特这种西班牙品牌高出了多少个量级。
与如今进口丰田车一样的是,这台原厂进口的杰路驰在当年的售价也不便宜,达到了25万之高。更尴尬的是,这台车的底盘与上代卡罗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可能会被别人理解为,你花了25万的高价,却只买了一台2门5座的卡罗拉......不过,杰路驰的售价之所以会如此之高,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台轿跑车使用了一台来自凯美瑞的2.5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导致它在拥有178马力的同时,还要比2.0L车型要多缴4%,大约2万块的“排量税”。此外,当年的进口关税还是25%,不像现在降到了15%。
正是因为高昂的售价,导致这台2.5L的卡罗拉即使拥有7.6秒的破百成绩,以及跑车般的车身造型,也没能拯救它糟糕的销量。如今,这台进口杰路驰的二手车价仅为7-8万,要知道的是,同时期、同价位的国产凯美瑞如今可还能卖到10万块呢!也就是说,杰路驰并不是一台保值率很高的丰田。但如果你在追求小众个性的同时,还希望可以收获可靠性,以及较低的后期保养成本,那杰路驰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丰田杰路驰以外,起亚也在2010年同期推出了福瑞迪的两门Coupe版车型--速迈。这款车之所以会诞生,是因为现代集团一直想将旗下的现代和起亚品牌做出差异化。其中,现代主打家用,而起亚则会偏向运动化多一些,所以才会在紧凑型轿车福瑞迪的基础上推出Coupe版车型,并将其进口到中国市场,来强调起亚的运动化基因。
不过相比丰田杰路驰的2.5L发动机和6AT变速箱来说,速迈的动力就比较拉胯了,这台车只提供了124马力的1.6L引擎和156马力的2.0L引擎,变速箱也只有老旧的4AT可选,当时售价为18万左右。12年过去了,无论是当年的1.6L还是2.0L车型,如今2010款速迈的二手价都来到了5、6万的区间。由于并没有比上面的杰路驰便宜多少,所以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2014款速迈
不过,除了基于福瑞迪打造的第一代速迈外,起亚还在2014年推出了基于当时起亚K3而来的第二代速迈。这台车不仅外观看起来更像新时代的车型,而且在动力上也进行了比较大的升级。此前羸弱的1.6L发动机被取消了,而2.0L自吸发动机的动力也被提升到了160马力。更关键的是,起亚还为这台车增加了现代飞思同款的204马力1.6T发动机,并且全系车型的变速箱也升级到了更主流、好用的6AT。在1.6T的加持下,第二代速迈拥有了7.6秒破百的加速能力,但二手车价也来到了8万元左右。
2017年之前,欧宝这个德国品牌还没被通用汽车卖给PSA。所以在2010年前后,欧宝也借着通用汽车在中国深耕多年的优势,引进过一些车型。其中包括与别克英朗同平台的欧宝雅特,与别克君威同平台的欧宝英速亚,以及雪佛兰科帕奇的换壳车欧宝安德拉。虽然它们的销量就已经足够非主流了,但要论真正的小众,还要当属这台于2013年上市的紧凑型MPV--欧宝麦瑞纳!
除了足够小众外,欧宝麦瑞纳之所以能进入我们的推荐行列,那绝对离不开它独特的外观设计。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紧凑级MPV的麦瑞纳并没有采用这个级别常见的普通开门形式,并且也没有像同为紧凑型MPV的马自达5那样采用侧滑门,而是使用了在整个汽车市场中都十分罕见的劳斯莱斯同款对开门设计!这绝对可以算是MPV中的异类了!
在动力方面,欧宝麦瑞纳搭载了一台120马力的1.4T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所以它的动力并不会特别出色。至于价格方面,2013年上市的进口麦瑞纳售价19.5-21.5万元,比同时期的进口马自达5贵了3万元左右。不过,作为一台车长不到4.3米的MPV,欧宝麦瑞纳的空间还是非常出色的,1.76米的乘客可以拥有大约2拳的后排腿部余量,这对于一向擅长空间负优化的通用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目前二手麦瑞纳的价格在6万元左右,考虑到它有着劳斯莱斯同款的对开门设计,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
除了欧宝麦瑞纳以外,目前的二手车市场上还有一款十分小众的MPV,它就是丰田Wish。不过与上述几款车型不同的是,丰田Wish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丰田也只是在2010年底通过小批量引进试了试水,所以你很难在官方渠道找到这台车曾在国内销售的痕迹。要注意的是,丰田Wish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进口车型”,因为它的真实生产地并非是日本或者美国,而是我国的台湾省。
虽说Wish的进口身份没那么货真价实,但源自卡罗拉底盘,由丰田出品的它,注定在功能性方面会有所建树。作为车长不到4.6米的紧凑级MPV,Wish的第三排虽然算不上宽敞,但对于身材娇小的女性或者儿童来说,也是完全可以正常乘坐的。与此同时,主副驾驶位贯通的地板设计,也让Wish有着浓郁的日系MPV氛围。更关键的是,Wish的二、三排座椅可以完美的收入地板中,形成一个平面,这对于居家过日子拉大件物品来说简直太方便不过了。也正是由于空间方面的实用性出众,所以Wish也成为了台湾省出租车的代表车型。
台湾省Wish出租车
在动力系统方面,定位居家买菜的Wish搭载了一台158马力2.0L发动机,并匹配CVT变速箱,虽然谈不上动力强劲,但满足日常使用也没什么问题。2010年,丰田Wish在大陆市场的新车售价达到了27.8万元,而现如今这台“牛头”MPV的二手价依然需要11万左右。考虑到这台丰田车在后期使用中要比前面的欧宝麦瑞纳省心不少,所以这11万的价格也不是不能接受。
除了上文所说的杰路驰和Wish外,丰田还在2013年引入过一批Venza,也就是威飒。不过与即将国产、采用RAV4底盘的全新威飒不同的是,这台诞生于2008年的进口版威飒是基于第6代凯美瑞底盘打造的。考虑到同时期的第6代凯美瑞与第2代汉兰达也是相同底盘的车型,所以你也可以把这代威飒理解为汉兰达的5座运动版!这样的定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本田冠道。
因此在空间方面,进口的威飒是要明显比如今的国产全新威飒更大的。这点从轴距上也能看出一二,其中这代进口威飒的轴距为2775mm,同时期6代凯美瑞的轴距也是2775mm,而刚刚上市的广汽丰田全新威飒则是2690mm。
也正是因为威飒与当时的凯美瑞和汉兰达有着相同的底盘平台,因此在动力上威飒也与汉兰达完全一样,即搭载一台185马力2.7L四缸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不过这也导致它的动力性能并不会与2.7L的汉兰达有太大差距,破百时间只能做到9.84秒。
而丰田威飒之所以没能像汉兰达一样成为爆款,主要还是因为这台车当时的售价太贵了。相比起同时期2.7L汉兰达27-33万的售价来说,进口威飒的售价直接来到了33-41万的区间。那消费者自然没有理由花更多的钱,去买一辆没有第三排座椅的换皮汉兰达。不过在如今的二手车市场中,或许是因为威飒比较小众,再加上五座布局的局限性,所以威飒的二手车价格已经挤掉了进口车附加值的水分,与同时期的国产汉兰达价格一样,目前都在15万左右。
不得不承认,2010-2013年间真是中国小众进口车的巅峰时期,因为就连雷诺这样没那么“大众化”的品牌,都在2012年向中国进口了一款很多人没听说过的中大型轿车--塔利斯曼。但事实上,这台挂着雷诺车标的“法系车”跟法兰西风情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加长了37mm轴距的第五代日产天籁。并且作为进口车的塔利斯曼,其生产地也并非是法国,而是与咱们隔海相望的韩国。
除了底盘跟天籁一样外,塔利斯曼还使用了天籁同款发动机,根据配置不同,提供了190马力的2.5L V6 VQ25发动机,以及258马力的3.5L VQ35发动机。值得庆幸的是,这台车的变速箱并没有使用日产的CVT,而是搭载了一台来自格特拉克的6AT,天籁车主都羡慕哭了!
至于这台车为什么会小众,除了本身就自带小众属性的法系品牌外,也跟它高昂的价格脱不了关系。作为一台换壳天籁,塔利斯曼在2012年竟然卖到了32-49万元!比同时期的V6天籁贵了足足10万块!当然啦,这种作死定价的结局自然就是无人问津,所以这台车仅用两年时间就退出了中国市场。不过,如此小众的品牌,加上现在法系崩塌的口碑,也让塔利斯曼交出了非常诱人的二手车价格,目前一台车龄不到10年的2.5L的V6车型,只需要人民币6-8万就可以拥有!
第二代拉古那
相比起2012年才进入国内的塔利斯曼,造型帅气的中型轿跑车--第二代雷诺拉古那早在2004年开始,就已经在中国市场进口销售了。这台车当时的售价为26-35万元,比国产的大众帕萨特贵了5万元左右,考虑到其进口轿跑的身份,这个价格也并不算夸张。再加上当时中国车市正处于没多少车型可选的年代,所以雷诺拉古那的销量并不差,这也赋予了雷诺后续进口第三代车型的勇气。
第三代拉古那
2009年,雷诺将第三代拉古那进口到了中国市场,这代车型依旧采用了短后备箱的设计,但轿跑风格相比上代有所收敛。此外,第三代车型还对底盘和动力进行了升级,底盘方面和上面的塔利斯曼一样换成了雷诺-日产D平台。动力方面从上代主流的136马力2.0L自吸,升级为了全系170马力2.0T发动机,变速箱从老旧的4AT升级为了6AT,售价区间也降到了26-29万元。
第三代拉古那Coupe
然而2010年左右的中国车市早已百花齐放,无数合资中型轿车打得不可开交,因此这台没什么名气的法系中型车便淹没在了以大众迈腾、帕萨特为首的合资中型车红海中。为了打破僵局,雷诺还在2011年11月把拉古那的Coupe版车型带到了国内,但是价格也直接涨到了将人劝退的37万。这之后没多久,拉古那就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目前,这台车的存世量并不多,第三代车型的价格普遍在6万元左右。而轿跑版车型,由于年份稍新,且原车价格稍贵,所以售价在8万元左右。
上面那些车虽然小众,但对于硬核车迷来说应该还是有所耳闻的。不过这台起亚牌的极睿是个啥车,恐怕就没人知道了,所以我们先来普及一下它的身世。2016年,为了紧跟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起亚发布了首款高效混动车型--极睿。同时,起亚还紧跟全球SUV的热潮,将极睿设计成了一辆紧凑型SUV。与绝大多数从纯燃油车衍生而来的混动车不同的是,极睿从研发之初就是以油电混合为标准来开发的。所以除了引入国内的油电混合版外,海外市场的极睿还提供PHEV插混以及EV纯电动可选,但唯独没有纯汽油版本。
由于极睿是起亚第一次生产HEV非插电混动车,所以他们并没有像丰田THS那样采用双电机行星齿轮组的复杂结构,而是采用了非常简单的单电机结构。其中,发动机是一台1.6L阿特金森循环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105马力,最大扭矩147N·m,热效率40%;电机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最大功率44马力,最大扭矩170N·m;在电机后方则是一台6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并且还有一块容量1.56kWh的锂电池组,用来存储电能。这种简单的结构不仅研发和调校成本低,同时还能因为6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存在,为驾驶者提供媲美纯燃油车的驾驶乐趣。更重要的是,这套简单的混动系统在油耗方面的表现也不错,工信部百公里油耗仅为4.2L,与同时期的卡罗拉双擎完全相同。
此外,起亚极睿作为一台从韩国原装进口的车型,2017年来到中国后并没有因为关税过高的问题去大幅提价,低配车型售价仅为15.18万,即使是顶配车型也不过19.38万,与韩国本土约合15万人民币的起售价相差不多。只可惜,极睿在国内上市之后,韩国人并没有对这台车进行任何宣传,而且当时还赶上了中韩政治问题,所以这台性价比出色的进口混动车在上市2年后就黯然退市。但由于其油耗出色、产品质量过硬,所以即使过了5年时间,如今的二手极睿都还能卖到10万块左右!
纵观上文可以发现,这些小众车大多都是以法国和韩国车居多,但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大利车系才是最小众的!除了连路边老太太都知道的法拉利和兰博尼基以外,意大利车的精髓其实都在小型车领域,并且越小越有代表性,比如世界知名微型车--菲亚特500。不过菲亚特500虽然销量很低,但较高的知名度也注定了它不够小众,所以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车型则是另外一台来自菲亚特的小型车--朋多。
在2008年,也就是南汽和菲亚特由于经营理念不同而分家的第二年,菲亚特决定自己来耕耘当时还不算复杂的中国车市,并将刚刚在海外发布的第三代朋多进口到了国内销售。虽然这台小型车跟当时的Polo一样只使用了一台1.4L的发动机,且动力也只有95马力,但由于全系标配6速手动变速箱,再加上意大利车一贯优秀的操控调校,所以这台小车的驾驶乐趣可一点不差。然而由于其进口车的身份,也导致了它的售价高达14.88-16.66万,比同时期的Polo贵了足足6万块!再加上全系仅提供手动挡,也注定了朋多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玩具。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例,目前已知能合法上路的朋多仅有3辆,而它的二手车售价也低至了1.5-2万元!
第一代音赛特
对于混动车来说,知名度最高的车型应该就是诞生于1997年的丰田普锐斯了。但实际上,本田也在1999年推出过自家的混动车型Insight(音赛特),并且这台车还早丰田普锐斯一步登陆了美国市场。初代Insight怪异的车体造型是完全服务于空气动力学的产物,它也帮助Insight达成了0.25Cd这个当年量产车中超低的空气阻力数字。虽然这台车在美国EPA测试下可以做到4.4L/100km的综合油耗,但由于内部空间实在过小,所以销量十分惨淡,最终于2006年停产。
2009年,本田在美国推出了第二代Insight,整台车一改初代车型空间小的缺点,甚至比同年发布的第三代普锐斯更大,并且还改为了5门设计。
上:普锐斯 / 下:Insight
但明眼人都能发现,这台车与丰田普锐斯长得太像了......再加上Insight的1.3L四缸机+电动机的动力比不过使用1.8L发动机的普锐斯,同时油耗还没有普锐斯低,所以自然很难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于是在2012年,本田便通过进口的方式将其引入到了中国,售价20.98万,比同时期一汽丰田国产的第三代普锐斯还便宜了2万块。但由于丰田普锐斯早在2005年就将第二代普锐斯率先引入了国内,让中国消费者形成了“混动车=普锐斯”这样的固有观念,所以本田Insight自然受到了冷落。更何况,丰田普锐斯压根也没几个人买......如今,Insight在国内的二手价格普遍在8万元左右,考虑到其当年20多万的售价,可以说Insight是本田品牌旗下最不保值的选手之一了。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这些11台小众车来到国内的年份都非常统一,基本都是在201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所以当我写完这篇小众车推荐后,我才意识到曾经的中国车市是多么的百花齐放,完全不像现在这样同质化严重!所以,如果你也喜欢小众车或者怀念那个年代,那不如抓紧收一台留作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