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多公里的加长林肯,当废铁卖,拆车的人边拆边感叹,太可惜了
加长林肯,开了2万多公里,4.6升V8发动机,发动机一点就着,多好的一辆车,等待它的将是大卸八块,实在是太可惜了。这车当年150多万,接过很多新娘,很多宾利和劳斯莱斯都要跟在后面,真的是风光无限,只是今天的下场有点惨,2万多公里的车,根本没什么毛病,报废太可惜了,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卖掉呢?能卖掉,关键是当废铁卖的,为什么加长车很少有人愿意接手?
这种车在国内保有量并不大,一般都是商务接待用车,平时很少开动,用几年之后,卖到二手市场,这种车在二手车市场并不受欢迎,也就是一些婚庆公司或者广告公司才买,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买。婚庆公司用这车当主婚车,后面跟5辆奔驰S,这样的婚车队并不便宜,价格1万上下。等婚庆公司再次转手的时候,基本找不到买家,原因有很多,先说停车。
任何停车场都不欢迎加长车,一般的车位根本停不下,横着停车要占用四五个车位,停车费都要多付四五倍,关键是人家还不愿意让你停,这车只要一停,想进的进不来,想出的出不去,如果停在小区,这车就是拦路虎,破坏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加长车对驾驶证有要求,这种加长车超过6米,在国内通常都是黄牌,大部分的人都是C证,根本开不了这车,买回去还要请司机,难道为了一辆车还要增驾?这车太长,对驾驶技术也是考验,转弯半径比普通车大,毫无驾驶乐趣,而且对公路也有要求,想想还是算了。
另一辆加长林肯,也是一样的下场。4.6升V8发动机,光看这个数据就知道这是油老虎,再说说保养和维修,任何车辆都要保养,百万级豪车保养也是天价,甚至洗车都比别人贵,人家洗车要15,这车给30都没人给你洗。
停车难、油耗高、保养维修贵、对驾驶证要求高,光是这几点就注定这车很难卖掉。2万多公里当废铁卖,然后大卸八块,连拆车的人边拆边感叹,实在有点可惜了。
47万入二手林肯中大型SUV,3.0T+10AT,性价比十足
今天试一台小众的豪华中大型SUV——林肯飞行家(Aviator)。
听名字有点陌生,其实就是和宝马X5、奥迪Q7同级的产品。
实车看起来挺大的,实际也要比Q7和XC90等同级产品大一圈。所以看起来的感觉上,飞行家是派头十足的。
飞行家2020年在国内新鲜上市,早期是进口版本,后期由长安国产。这台则是早期的进口版本,产于美国。
而从车型历史来说,它应该是第二代产品,第一代2003年就推出了,与福特的探险者同平台。
2005年8月停产,2007年由于林肯的战略调整,就断档了(定位从三排SUV改为两排跨界SUV,某种程度讲,被MKX取代)。
那么,这代可以说是飞行家的复兴款。无论是三排SUV定位,3.0T+10AT+适时四驱的加持,还是外观内饰豪华感的营造,都和一代相当契合。
豪华感的营造,尤其在内饰方面是非常棒的。就这台来说,白色皮质+浅色木质饰条,看起来就相当淡雅。
皮质摸上去手感也非常细腻,缝线也是清晰可见。
方向盘上还能看到真皮特有的褶皱。
木质饰板仔细看的话,也是纹路可现。
再加上大量的镀铬按键,包括换挡按钮上也有,就让整个内饰特有old money 的感觉。
相应的,电按钮拉手门,二排电动折叠,三排电动升降,还有电动脚踏板,也让质感满满。
林肯特色,四个车门都没有机械拉手,而是按一下即可开门。
按一下二排电动收起,方便进入三排。
三排升降则都是电动的,还可以单独分别升降左右。
至于三排空间,储物空间还蛮多的。乘坐空间,我觉得坐小朋友刚好。
开起来的话,蛮爽的。坐姿够高,横向空间也够宽,座椅包裹感倍儿棒,悬架也是美式厚重感十足。
成色方面,一年多车龄,1.5万公里,金属面几乎原漆的准新车。
虽然是低配(一共就两个配置),但像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无钥匙进入和启动、座椅记忆、Car Play等功能都有,也够用了。
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当年指导价在62.9万,如今要47.36万。
以前很多土豪“钟爱”加长车,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买了?
不少网友好奇一个问题,以前在很多城市能看到加长车,比如加长林肯、加长凯迪拉克、加长悍马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加长车越来越少,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相对以前的数量有所减少,现如今有钱人比以前多,加长车应该多才对,为什么国内的加长车越来越少?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今天所说的加长车是超过6米的车,代表车型:加长林肯,加长悍马。以前有些大公司会选择加长车作为接待用车,并配有专职司机,个别婚庆公司也钟爱加长车,考虑到回本,婚庆公司更喜欢买二手加长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加长车已报废了,既然报废了,可以再买,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现如今的加长车并不怎么受欢迎了。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1:上牌政策,2013年新交规未实施前,6米以上的车型按照座位数上牌,加长车虽然超过6米,但是座位少,所以上蓝牌,后来新交规实施了,6米,4.5吨,9座,三个指标只要超过一个就上黄牌,一般的驾驶证驾驭不了黄牌车,所以现在的加长车喜欢把车长控制在6米以内,以大为美的时代过去了,6米以上的车受欢迎程度减分。
原因2:不方便,十几年前,汽车没正式普及,相对数量少,车子找车位容易,掉头容易,现如今车子多了,城市的公路没有加宽多少,甚至有些主干道根本就没加宽,十几年前多少车?现在多少车?虽说现在有高架和隧道,但是跟不上汽车的高速增长,堵车是家常便饭,而且到处禁止掉头,加长车掉头难,停车难,有的停车场根本不让进,受欢迎程度减分。
原因3:安全性,加长车有不少,真正的原厂加长车并不多,车身加长首先要切割,一分为二后拼接,虽说焊接能保证精度和车身强度,但是和原厂没办法比,说一点就好了,假如原厂车配备十个安全气囊,加长车能做到吗?虽说改装厂也会做各种安全性测试,测试标准也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但是安全性依旧不如原厂。受欢迎程度减分。
除了以上的原因,高端MPV也抢占部分市场,加上现在流行低调,这么长的车太招眼了,而且加长车通过性也不好,SUV虽然底盘高,但是重心高,安全性打折扣,综合以上,加长车自然比以前少。
你还怀念豪华感堆到嗓子眼的“地道汽车”吗——二手林肯大陆尊耀
你要给美式豪华找个宗师,你可以选20年前的凯迪拉克,但如今的款型实在是太过国际范儿。
相比之下,林肯身上那股子“美味儿”更浓厚一些,它才不会考虑当今车坛流行什么——老炮儿们喜欢的,就是林肯要着重表达的。
就比如这bling bling的镀铬中网,土是真的土,姑且算十八级的老钱风,但只要镀铬面积够大,也可以做到“土到极致便是潮”。
所谓Vintage,哪个不是这个路数~~
简而言之,只要你肯扒拉肯琢磨,你会在这台车的很多细节上找到上古时代的脉络。
我大学里停着老布什在中国当大使的座驾,大差不差也就是这个范儿了。
这台林肯大陆是2018款的林肯大陆2.0T两驱尊耀版,2019年上牌,里程只有区区5万公里冒头,内外成色除了主驾驶座椅外,都属上乘。而主驾驶座椅嘛,我也觉得情有可原……
尊耀版是2.0T的林肯大陆的顶配车型,配置自然是让车主无欲无求的那种水平。
虽然和顶配款少了俩气缸和四驱,但油耗平易近人。
像大陆这样的车,关键还是要把范儿给拿住,主打就是个“帅而不快”。
所以油耗低点儿也不是什么太讨厌的事情。
但无论怎么说,这台2.0T高功率发动机也有192kW峰值功率和386Nm的峰值扭矩。
很多欧系旗舰车用的2.0T,动力表现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
这代大陆的外观说不上有多惊艳,但足够古朴典雅大气——气场很足,但很不张扬。
这很符合整个社会对成功人士的“刻板印象”。
这个矩阵式多透镜大灯算是跟上了时代潮流。
但对于林肯大陆车主而言,这只是宣示顶配身份的小小标志而已。
我很喜欢林肯的尾部设计,它很多车型都有相同的元素,并非大陆这车独美。
我觉得它的C柱下宽上窄,视觉上显得十分稳重。尾箱的曲线也和C柱、后窗融合得很好,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视觉效果。
这种【稳定】的感觉,同样也属于我们对成功人士的“刻板印象”。
也许只能等心态到了某种境界后,才能理解这样子的设计思想。
现在的汽车为了风阻也好、为了跟风也罢,终究都选了隐藏式门把手。
但论门把手和车门融为一体,林肯确实是祖师爷。不过人家是和车窗镀铬框融为一体且固定不能动。
捏住它有明显的电子解锁的感觉,不是拉动机械的手感,更像是摁动一个开关的高级感。
如此说来,车门的关闭也着实不好意思大力去摔了,4扇电吸门必须配备,而且电动尾箱盖也不能缺席。
我以前不太理解为什么林肯热衷密码锁——如果你不想掏钥匙,那用无钥匙启动不就行了么?
后来有个林肯车主告诉我——有些场合,他连钥匙都不想装。
比如你开车到公园里跑步、骑行,谁会愿意再塞一把车钥匙在裤兜里?
而且林肯的车钥匙,那尺寸跟个拳头没啥区别了。
在内饰方面,林肯对美式豪华的理解又一次冠绝全场。
它在“美式”和“豪华”之间,不偏不倚且用力过猛,外在表征就是大量堆砌镀铬条。
只要不是大晚上,你就能在车里到处看到反光,这些反光全都来自车内无处不在的镀铬饰条——别的车都用氛围灯来渲染氛围,林肯执拗地使用自然光反射……
像点火按钮,这么大块的东西必须弄得亮闪闪的,摸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方向盘不仅有银色饰条,便是那音量拨钮也要亮银色的。
而像空调出风口,别的车厂估计就直接忽略了,林肯却给它里里外外套了一层又一层的镀铬条。
因为全车上下用料都十分扎实,做工严丝合缝,再来点小光影~充满复古味道的大陆,天生就是个好模特。
你看这车机的开机画面,是不是有点电影即将上映的感觉?
不得不说,林肯的设计师是懂氛围的……但……
但……也不是全懂。因为进入正常工作界面后,这就是换了配色的福特主机。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这套车机的交互过于简单了,但以四年前的眼光看,这套系统还是设计得蛮好的。
你看这地图的操作就很好嘛!
当然,大屏怪们肯定有自己的优势,咱林肯大陆主打的就是实体按键多~~~
而屏幕边是这台车最重要的几个按键。
第一次开林肯,大部分人都满世界找它们。
极有可能还是骂骂咧咧地在找它们……
如果用肉眼去看,这车的抬头显示是白色的,但被相机拍出来,就五颜六色什么都有了。
大陆的HUD信息量还是蛮大的,用起来很顺手。
整体风格大家已经明白了,那桃木饰板自然不会缺席。
前车主养护得还是很到位的,桃木饰板既没有划痕,也没有讨厌的油污,看着还是比较赏心悦目的。
林肯的一大特色就是多功能方向盘功能真的多。
大陆还算不错的,像方向盘加热这样的功能都被转移到中控那儿去了——更极端的是SUV车系,那些方向盘的握把处都被强行加了按键。
锐威音响也是林肯粉丝们的心头好。
这套系统的三频解析力很强,冲击力也很到位,但风格还是偏动态一些,适合听节奏快的音乐。总的来说,这套系统不是原道9块9那种一听就流泪的水准,但也不会拖整台车的后腿,可以轻松拿捏网抑云付费会员级别的音乐。
还记得我说过主驾驶座椅成色“不满意”哈~
这侧翼状态,您自己评估评估。
车子毕竟也就5万公里冒头,这样的磨损有点儿说不过去。
但你只要摸过这个座椅,就完全理解了,因为它选用的皮革过于柔软,只要手指轻轻一摁,就能看到非常漂亮的纹路。
不仅是侧翼的皮革比较软,屁股下的打孔皮的皮质也很软,只是略微比侧翼硬一丢丢。
这样柔软的皮革,恐怕只有高档皮衣、皮手套才会用到。如果您对林肯座椅的皮革不满意,大可把家中最昂贵的皮具塞屁股底下坐几个月,看看哪个耐久性会更好。
相比之下,副驾驶的座椅成色就好很多了。
林肯座椅的一大特色是腿托分左右,而且左右都可以电动调节。
我们在开长途时,左腿负荷显然比右腿更小一些,两侧独立调节的腿托对这种情况特别有帮助。
既然是顶配车,座椅自然也是功能多多。
这台车有多级可调的靠背和坐垫,也有别人没有的独立调节分离式腿托,更有座椅按摩……这门板上的按键也是真的多啊!而像加热通风都被迫挤到了中控台,这里真没地方摆放了。
实际上,不仅前排可调节的多,后排也是如此,相当豪横了。
说到门板,林肯的一大特色就是按钮式解锁车门。
当然,下面也有备份的机械拉手,以应对紧急情况。
作为一台中大型轿车,身姿优雅是必须的,但这优雅线条真就是后排空间的衍生物而已。
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后排乘客的体验是最重要的。
而这台顶配林肯大陆也的确让后排乘客感受到了极佳的体验——无论是座椅体感、配置还是悬架调校,都让后排的VIP无可挑剔。
除了空间……
说实话,腿部空间能有20cm冒头,也不能算拉胯了,但和大陆的傲人身材数据相比,这样的车内空间只能算是优秀,并没有达到独步天下的水平。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大陆拥有一个巨大的后备箱——我承认我乱七八糟电影看多了,但我总觉得后排之后,也许可以再放俩特殊乘客。
后排座椅的成色给力。
左后、右后位置的安全带还是带气囊的高级货,安全带上的图例已经说明一切。
后排的座椅调节功能十分强大,门板上带这么多按钮的车,可不是每天都能见到。
空调和影音娱乐系统都藏在中间扶手里面,连座椅通风加热都有,功能强大,排面拉满。
当你的朋友以为你买了个高配福特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让他自己调节下后排座椅、打开座椅通风和按摩、设置个自己喜欢的空调风量、然后一键关闭遮阳帘和自己的大嘴巴……
只不过后门上的遮阳帘“不够电动”,唯独遮光效果非常给力。
你看看,两侧遮阳帘一拉,车里勉强伸手能见五指。
对了,右后座椅应该搭乘过一位手贱客人,非要把开门按钮旁边的皮革扣掉一块才开心。
林肯大陆并不是诺诺的常客,我估计它也不在主流豪华车主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如果你心中还怀念那些老派的、豪华感堆到嗓子眼儿的“地道汽车”,那这台5万公里的林肯大陆一定不要错过。
全程揭秘二手加长版林肯翻新全过程!
压迫感十足!当年新车110万的林肯领航员,才开三年贬值20万
哈喽,大家好!检车家老司机又和大家见面啦,我是有着杠天杠地杠车商之称的三杠,曾经长年从事于事故车维修,以及各式各样的奇葩现场救援,如今转职成为了一名二手车检测师,为的就是给广大用户排除问题车源。
本期介绍这台车可是相当的大,车内最大空间可扩展到3000升,让三杠我想起了乌克兰战场上出镜率极高的BTR系列运兵车,交战双方都非常喜欢使用,看来不管是家用出行还是战场机动,空间的大小永远是考虑最高的优先级之一。
跟BTR不同的是,这辆林肯只能坐七个人,但并不影响买家大哥对它的喜爱,哈哈,开个玩笑。大哥表示自己千里迢迢从外地赶过来看了车觉得没啥问题,试驾了一圈就把定金给交了,让三杠我来检测也只是过户前走个形式,因为合同上写得很清楚,如果有任何问题就全款退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家车行在本地是数一数二的,三杠我也来过不止一次了,在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塌房的情况,接下来就让咱们盘一盘这台大家伙。核验过手续得知这是辆2019年初上牌的林肯领航员尊耀版,当年新车指导价高达110万,如今表显里程5.7万公里,买卖双方的意向成交价在92万左右。
三年跑了5万多公里算是一个正常的用度,拿好家伙什,先绕车一圈可以观察到前杠有喷漆的情况。
前杠的螺丝也是动过的但并没有更换的情况,不过这也是二手车的正常现象。
左前翼子板整体数值偏低并且有拆卸痕迹,判定为更换。先别慌,全车做过修复的位置在检测前车商就已经告知过了。
由于全车贴膜,所以漆面普遍偏高,但车身后半部分都是正常的,只有局部的划痕和漆面瑕疵。检查完漆面发现,全车问题主要集中在前杠、左前翼子板和右前叶翼子板,和车商所告知的基本相符。
外观看完了,接下来检查发动机舱,很尴尬的是三杠我得去搬个小板凳过来,不然以我1米88的身高看着都很难受。
首先检查水箱框架,正常无拆卸无破损。
再检查防撞梁,本车防撞梁比较特殊,检查无拆卸,无更换。
检查左右翼子板骨架,均正常无修复无变形,由于本车属于非承载式车身,所以纵梁部分上举升机后看底盘的时候再检测。
油水以及电瓶均正常,发动机各零部件也没有拆卸,接着检查内饰部分。
该车座椅采用223的布局方式,二三排都是可以放倒扩大空间的,铺上垫子也能在漫天星空下凑合过一夜,你要问这么睡会不会硌腰,舒不舒服?那不要紧,关键是和谁睡,你懂吧。
不皮了,回到检测方面,可以看到方向管柱没啥问题,无拆卸无泡水。
仪表台骨架有轻微的浮锈,由于是在南方地区所以这样的情况还是挺常见的。
主驾气囊无拆卸,再次印证前方无大事故。
主驾座椅有拆卸,于是我顺势打开门槛饰板,
线束与内部空腔均正常,无泥沙无水痕,但是这地毯感觉像拆卸过,因为有少数边边角角还没有装配到位,如果能确定地毯拆卸,那么多半和水要扯上关系了,我们接着检查。
检查到副驾座椅,发现也有拆卸,再次打开副驾门槛饰板,
副驾驶这边的线束同样是很干净的。
但是地毯下面却发现了让人意外的水痕和泥沙。
把地毯翻起来还能看到非常明显的霉斑,三杠我用手摸了摸还有一些湿润。
再检查了周边保险盒和车身线束插头等,均正常,无泥沙无锈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副驾驶下面有泡水痕迹,而主驾和后排却没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检测。
最后一个关键项目,看底盘!
检查发现,差速器渗油挺厉害的,入手后最好尽早处理,花费不算大。
车身骨架以及前后纵梁正常。
检查发动机时发现一个问题,两根皮带其中一根像是用了七八年,内侧有很多锈迹,这种锈迹一般是皮带盘经过七八年后产生浮锈,从而粘在皮带上的,那么这台两年的车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再看压缩机,压缩机螺丝明显是有严重的锈蚀,看来这个不正常的锈迹就是压缩机的,那么压缩机为什么会锈蚀严重呢,结合副驾进水情况,以及车身外观受损情况,三杠大致可以给出推断。
喏,大概就是如上图这样的情况,当然了,这也只是根据目前车况所给出的最贴近现实的推断,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老司机们应该见过不少更奇葩的情况。
那么到这里我们就检查完了,刚好大哥也走了过来,现场把车况给完完整整汇报了下:
外观:更换左前翼子板、前杠以及右前翼子板修复;
机舱:部分配件异常锈蚀;
内饰:副驾进水,更换车内前排地毯,地毯下有霉斑以及泥沙、水痕。
底盘:差速器渗油严重。
大哥一听就黑了脸,他表示虽然只是副驾进水,但自己还是不太能接受,打算和卖方再聊一聊,三杠也不方便多说什么,毕竟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况且价格也摆在那里,大哥也非常体贴人,听完车况后就让三杠我悄悄地先撤,后面卖家那边他去应付了。最后问一下各位大佬如果这辆车你买的话愿意出什么价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好了,今天的车辆分享在这里就结束了。写得不好是因为文化太少,大家多留言批评指正,我是检车家的二手车检测技师三杠,如果你有心仪的车辆需要检测或者汽车相关的问题,或许我们能为你解决问题,检车家愿做你最懂车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