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上海市区深处的二手货江湖:时光在这儿按下“暂停键”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朱奕奕
杨浦区花鸟古玩市场,王永康与老主顾攀谈。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摄
11月底,清晨6点不到,天蒙蒙亮,王永康夹着一卷蓝布,背着一个木盒,在隆昌路的大门口和同行们匆匆挤入了杨浦区花鸟古玩市场的大门。
摆摊的一天开始了,王永康打开木盒,摊平布垫,摆上货品。深秋的清晨有些凉意,他倒扣着一顶鸭舌帽,露出几缕灰白的发丝,双手往袖子里一拢,等着老街坊邻里的苏醒。到8时许,年轻的白领们或许才出门匆匆踏上出勤路,而这里已然人声鼎沸。
市场一景
杨浦花鸟古玩市场位于隆昌路701号,紧邻杨浦公园。市场有两部分,古玩市场每周三、周六、周日上午6点至12点开放,花鸟市场则常年开放。
在古玩市场,大部分摊主已经营了六七年,旧器物、旧唱片、旧书籍......所有你能想到的在这里都能“淘”到。人们在此讨价还价、现金交易、攀谈闲聊,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一隅,仿佛被按下了时光暂停键。
“明码标价”的摊子
从大门走入左拐,路过一片雀跃的鸟鸣声,再向里走,直到听见熙攘的人声,就到了由铁皮和大棚布搭建而成古玩市场。八横八纵,看着不大的棚子里,大约有着百来个摊位。
王永康“明码标价”的卖纪念币摊位
王永康的摊子很小,不足一平方米的蓝布上,分门别类平放着面额不等的旧纸币和纪念币们。这个专门“卖钱”的摊子有着市场里少有的明码标价:99版10元纸币14元一张,从一分到10元的旧纸币套票卖280元,一张红色的50元纸币则高达260元。
塑料封套包裹着每一叠纸币,上有黑色油性笔标注的价格。最新的是北京冬奥会纪念币,不一会儿吸引来了一位老主顾,“老王,我刚从对面过来,你这两个币10块钱,比人家摊子贵了2块钱。”
“那您就上他那边买去,我反正都标好了价格,你觉得哪儿便宜上哪儿就是了。”老王对讨价还价显得颇为不满,然而另一位老街坊看中了一张99版的5元纸币,面对16元的价格翻了翻小钱包没找到钢镚儿,老王却主动松了口,“十五块你拿去吧,一块钱就省了。”
十多岁时,王永康就对钱币收藏起了兴趣,人家踢毽子,他只顾着研究毽子上固定鸡毛用的铜币。自己买书比对学习,上鉴定机构偷师,和大佬们交流,到退休时“家里收藏堆得都放不下了”。三年前,他来到杨浦花鸟古玩市场摆摊,出掉点家中库存,也能打发时间,切磋武艺。
“最近这冬奥纪念币很抢手啊,你这儿进到了么?”9时许,一位40岁出头的中年男子径直走向了老王的摊位,他不是来买货的,纯粹是“武林会友”。
老王见到他颇为激动,和记者介绍起来,说这位可是专业的,在局门路600号上海卢工邮币卡交易市场有一个自己的铺子。
“最近生意不行,受了点疫情影响。”这位被称为老李的男子有些唏嘘,他说新冠疫情前,这个花鸟古玩市场每天清晨人头攒动,从一个摊子到另一个摊子要靠挤,如今尽管热闹依旧,但少了些热乎劲儿。
学习钞
在老王的摊子上,记者发现几张钱币封套被标上了“学习钞”字样,“玩鹰的被鹰啄了眼了。”这些是他不慎收入的假币,很难区分,前往鉴定机构求助后发现是个仿冒品,也照样摆出来,供收藏者们吸取教训。
如今爱好藏币的人还多吗?老李说他们有个微信群,全国上下400多号人,年纪大的不稀奇,年纪最小的才7岁,刚上小学,“就是家里爹妈也喜欢,他也跟着就学了起来。”老李自嘲说,玩这东西挣钱不容易,打发时间倒挺好。
专业收旧货的摆摊秘籍
年轻人们有网上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而老街坊们则依旧眷恋着这个线下二手交易市场。
小到一罐家里用不上的泡腾片、落了单的陶瓷茶杯、褪了色的过期挂历,大到唱片机、行李箱、小腿高的腌菜坛子,这里应有尽有,不少摊主随意堆放着货品,坐在自己搬来的小板凳上,磕着一捧瓜子。“害,这东西你看不上就爱买不买吧,大不了我自己再带回去用不卖了。”人群间突然传来了几声“嘹亮”的拌嘴,原是价格没谈拢,惹恼了暴脾气的摊主,便摆起了架子。
二手货堆积的摊位
陈力正是这个市集里最常见的二手货摊主,和王永康退休打发时间不同,这是陈力的本职。
小灵通、茶缸子、算盘、dv机……还有最具上海特色的绿色灯罩台灯,这个五花八门的杂货摊上是陈力四处收来的宝贝。48岁的陈力已经摆了20年摊,集市每周三六七开市,剩下的时间他就蹬上三轮车,去搬家的、拆迁的人那里收旧货。
差的时候一天只能挣百来块钱,好的时候能有四五百,陈力早在20年摆摊生涯中练出了一套销售经验。
首先得会聊天能倾听,来逛这古玩市场的依旧是老年人居多,端起旧货就爱回忆青春岁月。说说那些年的那些事儿。
9时许,陈力摊位前,一位身穿黄色羽绒服的大爷边拿起一台胶片相机仔细端详,边说着“这东西现在可不多见了。”“您看看,但这相机得有胶卷才能用。”陈力赶紧接起了话题。
原来这位大爷此前就职于“上海滩最大的照相馆印照片”,他口中的上海摄影图片社坐落于福州路上,当年一天要冲1300多卷胶卷,还在不少高校的教育超市里设了胶卷代收点,风靡一时。如今,胶卷机逐渐淡出,各种型号品牌的胶卷也落了灰,“胶卷们早就风化不能用了,但我还有100多种胶卷的盒子,也算个收藏。”
一边唠着过去,一边不舍地摸着胶片机,最终大爷砍了个价,以60元的价格将它带回了家。
买货通常得验货,然而这台胶卷机来路不明,又未曾开机,记者忍不住问陈力,倘若无法使用还能否退货?“货物出售,概不退还。”陈力说,这就是老市集的规矩,敢来这里淘货靠的就是眼力,可以上手摸,可以问,可以讨价还价,但是付了钱就得自己负责了,“这不就是淘个乐趣”。
除了会唠嗑,还得会认人。陈力的另一重本事,就是认老主顾,更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在陈力的摊子上,有一辆明黄色的轿车模型颇为显眼,翻过来就会发现车模背后是个小灵通手机,这件货是陈力当日特意摆出来,等那位有缘人的。
提着附近菜市场买的一块五花肉,两手背在背后,王逸踱着步来了,在这个旧货市场上,他唯一看得上的就是各类汽车模型。在五花肉隔壁的塑料袋里,他给记者出示了在其他摊位上购得的玩意儿——一辆红色轿车模型和一辆军绿色卡车模型,“小时候玩不起,这把年纪了随便玩儿玩儿。”
王康一出现,陈力就递上了这辆黄色的模型,把玩了一番,王逸就让陈力报了个价,爽快地掏出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纸币,转身离开了。“他就是每周三买完菜就来逛逛,所以周三手里有这类货就专门给他摆上,就等着他经过了。”陈力和王逸并不十分相熟,却逐渐达成了一种默契。
来者何人
举着手机频频拍照的记者刚进入市场不久,就引起了老街坊们的好奇。“姑娘你是干什么的,来拍抖音吗?”一位女性摊主忍不住开口询问,能够在工作日上午出现在市集里的,十有八九都是附近的退休老人,头发微白,脚步闲适,年轻人的出现仿佛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儿。
实际上,这个市集里还真出现了过多位前来“探店”的博主。在小红书上搜索“上海探店”、“上海宝藏市场”,能翻到成百上千篇博文和视频分享,其中杨浦花鸟古玩市场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加个暗色系滤镜渲染氛围、拍上好几位摆摊老人,这些分享中的博文常带着,“复古又接地气”、“人文上海”、“慢节奏生活”等字眼,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者点评、向往甚至追随打卡。
然而年轻人们或许和这个小小的角落,并不完全适配,“这里啥都淘不到,真真假假的没个保障”,“摊主口音太重了说的话也听不懂”,“期望太高了,只能当过去玩儿玩儿”,一些认为是“照骗打卡地”的评论也随之而生。
而年轻人们在这里愿意购买的,大多也与他们自己的青春有关,在分享的博文里,最受欢迎的商品莫过于WALKMAN和CD机,周杰伦、郑中基、伍佰的磁带也让他们惊喜不已。
重要的或许不是淘到什么,而是参与,身为90后的张森也许是来的最频繁的“异类”。家住附近的他已然是老街坊中的一员,平日工作繁忙,一到周末他会带上年幼的孩子来走走逛逛,看看虫聊聊天,“算是让小朋友感受一下生活的氛围,毕竟我小时候也被爹妈带着到处闲逛,还能练练上海话。”
尽管对于年轻人的到来有些陌生好奇,但这里的老人们并不排斥“新鲜血液”,陈力甚至咨询起了记者,“你说如果我也拍拍抖音,在摊子旁边架个手机直播摆摊,卖货,会有人愿意看吗?”
而在局门路经营着一家纪念币店铺的老李更先行一步,“我们早就已经开始拍短视频了,讲讲怎么分辨纪念币真假、收到的不同年份纪念币价值区间如何,说实话看的人也有小几千呢。”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11点半时,不少摊主已经陆续收拾起了东西。王永康细致地将钱币一叠叠收纳进木盒子里,问起今日的收益如何,他笑着说,和往日没什么区别,收的比卖的还多。
责任编辑:张慧
上海四大旧货市场已消失,城市回收站点能否成为新一代“二手品市场”?
图说:研讨会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摄
日本有“中古店”,欧洲有“跳蚤市场”,上海曾经的四大著名旧货市场,已随着城市更新进程而消亡。那么,是否可利用现有的可回收物“点站场”场地,重建二手品市场,以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在今天的“2020东滩论坛——持续推动源头减量,大力促进循环利用,不断深化垃圾分类”研讨会上,市废管处提出的这个话题,引发了热议。在这个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小到“一个玻璃瓶怎么扔更有价值”,大到“如何构建城市可回收物闭路循环体系”,都成了专家、学者、企业和主管部门各抒己见的话题。
玻璃瓶一扔就碎价值更低
论坛上,嘉宾对废玻璃、旧衣物、纸盒等多个品类可回收物的循环利用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比如,市政协委员凤懋伦敏锐地观察到,玻璃瓶的回收方式有些问题。“完好的玻璃瓶扔进回收箱内,常常一扔就碎了,这给企业的处理带来麻烦,回收价值也更低了,反而制约了后续有效利用。”他认为,应想办法完善玻璃回收的方式。同时,针对上海每年产生的120万-130万吨废玻璃,生产者责任制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回收、处理和利用间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也没有贯通,这些都成了制约低值可回收物有效利用的“痛点”。
对此,光明乳业介绍了牛奶瓶回收的成功案例。“随心订每天销售180万份牛奶,其中有70万份是玻璃瓶装的。这些玻璃瓶的回收率已达99.5%,重复利用10次以上的瓶子会集中报废,再统一进行资源化利用。”光明乳业随心订营销中心总经理李秀坤说。
而对于随心订每天销售的110万盒纸盒牛奶,光明则依托社区开展“纸盒回收”,消费者集满10个任意品牌的空牛奶盒,就能兑换优倍鲜奶。“从去年6月到12月,上海社区共回收123万个纸盒,兑换牛奶12.3万份。这些纸盒连在一起,高度超过20座珠穆朗玛峰,后来被做成了垃圾桶和公园里的长椅。”李秀坤说。
2.0版垃圾分类需要“极简”生活
发言中,所有嘉宾都为上海市民一年多来的自觉自律和法治意识点赞。“开埠后,上海是最早建造厕所和垃圾箱的,说明讲文明是有传统的。”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胡卫表示,政策严格、居民自觉和管理到位是上海推进垃圾分类成功的三大因素。
但同时,他也建议,在上海垃圾分类开启“2.0版本”的当下,是否可以提倡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更进一步”?“有一种生活叫‘快时尚’,衣服经常换,却造成服装产量增加、垃圾增多。还有很多人有‘网购瘾’,买来的东西甚至包装都没拆,却产生每年900万吨纸板箱和180万吨塑料的快递包装。”胡卫说。
他认为,社会应提倡返璞归真,尽可能采取“极简”的生活方式,“极简主义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消减,而是腾出时间精力去做更有益的事,这才是其本质。”
回收点能否建成二手品市场
针对两网融合中可回收物回收“点站场”的建设,市商务委市场处副处长杨松表示,商务委正设想将点站场建设纳入到共建配套的范围,由国有企业集体建设,政府提供场地,中标的回收企业进行租赁运营。“回收企业无需大量投资场地硬件,能将精力更多用于提升回收能力。”他还透露,《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明年将修订,增加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相关情况和城市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法制化管理。
而对于“点站场”的合理利用,市废管处处长金浩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他提出,本市“点站场”可作为二手品市场的场地使用,比如宝山友谊路街道就有一个回收站,已在实践这种模式。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闲置厂房、闲置土地和公共空间是否也能打开,成为新一代二手品市场?
“上海曾有虬江路、牛庄路、中华新路、东街等四大著名旧货市场,但随着城市更新的阶段性需要而逐渐淡出视线。”金浩说,二手品市场对减轻垃圾处置的压力有促进作用,日本相关数据显示,二手品产业链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二手服装、二手电脑和周边产品以及二手书籍,这与上海面临的情况很像。
他认为,随着新产品出现频率的加快,如今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了追逐潮流会淘汰一些产品,而外来人员和部分怀旧的年轻人则对二手品有需求,因此重建二手品市场很是必要。“比如教科书、婴幼儿玩具和推车等,丢弃时很多都是崭新的,对这些还有剩余使用价值的产品,要物尽其用。”他说。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凉凉!4连跌!上海二手市场最新情况曝光!有小区房价回到5年前?
来自上海楼市情报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6月二手房成交约1.3万套。至于价格方面,虽然6月还没有官方出台的统计数据,但从上海的中介机构了解到,如某家(5.24-6.26)挂牌房源76100+套,其中,下跌房源约22900套,占比30%,下跌房源的中位数在-3%,在这些下跌房源中,又以学区房跌幅为甚,有的甚至超30%的下跌,几乎是跌回了几年前。
从3月超过2万套的成交量至今,二手市场的成交量已经连续四个月连续下跌。
如今这个套数,有可能已经触底;假如没有政策刺激,未来有可能还是在1.3万套左右的底部震荡。
其实,6月的成交量除了受到端午小假期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新房市场的冲击严重,新房供应的井喷。
6月的上海新房市场,开盘的数量超30个,其中,有13个项目日光/准日光,参与摇号开盘的组数超过9400组。
据相关研究院披露,6月初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冲破了18万套,挂牌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重庆的22万套,成都的20万套。
同时,从挂牌增速来看,今年6月份上海、武汉和西安的二手房同比去年同期,增速最大,分别为82%、72%和40%。
13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
换句话说,二手房越卖越多,已经成为当下中心城市的共同烦恼。
卖不动,降价就是必然。
据爆料,上海部分溢价过高的学区房,价格也下跌了,有的小区价格已经回到了5年前。
对口明珠小学的“老破小”朱家滩小区,2021年初单价达130952元/平,“秒杀”隔壁世茂滨江豪宅,单周价格涨幅更是高达39.4%,是世茂滨江涨幅的10倍。
时隔两年,如今朱家滩小区从最高峰接近15万元的挂牌单价一路回落,一季度成交均价已经在10万/平上下徘徊。按照单套50平方米计算,房东到手价少了200万元不止。
从门店展示的最新价格来看,朱家滩小区挂牌单价已经回落至10万元以内,同样对口明珠的泉东小区,挂牌单价只有9万元出头。
不仅是“明珠学区”,梅园地区凭借“福外+建西”双学区,一直是浦东学区房焦点。当时房东频繁跳价、买家加价抢房,那一波热潮里,不少房东撤销了挂牌,待价而沽。
双学区的热度更大,溢价更高,缩水幅度也更大。
梅园房价降得很厉害,最高峰单价卖到20万元出头,甚至有挂25万元/平。当时的客户,一直觉得18万元的单价太高了,坚持了很久还是买下来,但现在小户型只能买到13万-15万元/平。
高兴花园也下跌了不少。这些带有学区概念的老破小,在猛涨之后,已经逐渐回归至理性的价格了。
同样,还有前滩,最近半年多,前滩小户型学区房行情也有大幅波动。
以尚峰名邸的一室户47平学区房为例,去年7月份的成交单价为17万+。
而到了去年11月份,仅仅过去四个月,成交单价却暴跌近3万,来到了14万+的水平。
期待7月的数据,二手市场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但对于新房市场来说,眼下确实是个不错的上车时机,一方面,积分正在走低,原来没有资格的购房者可以选择这个时候入手。另外,市场供应量的充足,这更有利于购房者选到心仪的楼盘。
另一方面,房贷利率持续下降,已降至近几年最低,购房成本在降低。目前上海首套房贷利率为4.55%,二套房贷利率为5.25%。
上海最大的二手汽车交易市场。
上海市最大的二手车市场在上海二手车市场,地址是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907号(近武宁)。
如果想要买靠谱的二手车,要选择正规二手车市场正规商家,这对于选购的车辆有一定的保障,即便到时候出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二手车市场的相关流程进行申诉。这相对于私人交易来或车贩子说要好很多,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纠纷。
如果不懂车,建议不要进行私人之间的交易,除非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之间。切记不要因为价格低就盲目交定金,一定要仔细查看车辆的相关证件和凭证手续,仔细判断查验想买的这辆车。
·1、注意外观:有些二手车出过事故,为了能够让这辆二手车的价值更高,商家会重新翻新,给车子重新喷漆,让它看上去更新一些。所以在买车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外观,观察汽车的各个角落、配件是否有喷漆,轮胎、大灯、保险杠是否有磨损的现象。
·2、注意底盘和大梁:一辆车发生事故之后。
·3、注意车子的性能:在挑选二手车的时候要注意敲一敲车身,听声音是否正常,发动汽车听听发动机的声响是否正常。
二手车市场是机动车商品二次流动的场所,它具有中介服务商和商品经营者的双重属性。具体而言,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功能有:二手车评估、收购、销售、寄售、置换、拍卖、过户、转籍、上牌、保险等服务。
此外,二手车交易市场还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审查二手车交易的合法性,坚决杜绝盗抢车、走私车、非法拼装车和证照与规费凭证不全的车辆上市交易。即便到时候出现了问题也可以通过二手车市场的相关流程进行申诉。这相对于私人交易来或车贩子说要好很多,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纠纷。
如果不懂车,建议不要进行私人之间的交易,除非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之间。切记不要因为价格低就盲目交定金,一定要仔细查看车辆的相关证件和凭证手续,仔细判断查验想买的这辆车。
·1、注意外观:有些二手车出过事故,为了能够让这辆二手车的价值更高,商家会重新翻新,给车子重新喷漆,让它看上去更新一些。所以在买车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外观,观察汽车的各个角落、配件是否有喷漆,轮胎、大灯、保险杠是否有磨损的现象。
·2、注意底盘和大梁:一辆车发生事故之后,即便外观修复得再好,它的大梁和底盘很难修复。一旦发现有变形、弯曲的情况,就要小心。
·3、注意车子的性能:在挑选二手车的时候要注意敲一敲车身,听声音是否正常,发动汽车听听发动机的声响是否正常。
二手车市场是机动车商品二次流动的场所,它具有中介服务商和商品经营者的双重属性。具体而言,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功能有:二手车评估、收购、销售、寄售、置换、拍卖、过户、转籍、上牌、保险等服务。
此外,二手车交易市场还应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审查二手车交易的合法性,坚决杜绝盗抢车、走私车、非法拼装车和证照与规费凭证不全的车辆上市交易。
上海隐藏最深的几个旧货市场,行内人也很难找,好些已被关闭
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相信不少人对它的印象都被“国际化”、“一线大城市”等各种标签给定义着,不管有没有去过上海,记忆的它不是被闪耀着的“东方明珠塔”的灯光所照亮着,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上人潮拥挤的热闹场面给包裹着。反正对于这座城市,大部分的记忆都停留在它华丽的一面,它仿佛没有什么像武汉和重庆这些“人情味”深重的城市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老城记忆以及有关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烟火”气息。
但其实在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之中,也隐藏着不少最真实的人间气息。今天小陆要给大家说的几个地方,它们与繁华搭不上边,但却是平凡生活里最能抚慰人心的地方。这里的不会有推销员为了让人的消费欲望膨胀,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概念反复强调,反而表现出各种佛系的姿态来,说来是摆摊卖货,不如说是等懂得该物品“珍贵之处”的人将它领走。
它们就是在上海隐藏最深的几个旧货市场,一般行内人也很难找到,有些已经被停掉关闭。所以别再说上海这座城市没有“人情味”了,这3个地方就藏着老上海最市井的味道,不知道你们有曾了解过它们没?
一、上海杨浦文化跳蚤市场
上海杨浦文化跳蚤市场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个花鸟市场内,里面摆着各种琳琅满目的二手商品,曾经每逢周末时分,就挤满了前去“淘宝”的市民。那些看起来十分具有年代感的陶瓷、挂物、字画、日用品等都能寻得到。花20元就能淘到一部年代久远的胶片相机,花两元就能买到一只“精致”的骨瓷杯。
从前只要愿意早起,就能寻到这处隐藏在繁华之处的低调跳蚤市场,但是如今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该旧货市场已经被勒令关闭,开放时间需要等相关通知才能知晓。
二、中山北路岚灵古玩市场
岚灵古玩市场又被许多本地人称为是上海的“鬼市”,一周只开放一天,从每周的凌晨开放直到上午时分,这里被许多对旧物有着一定喜爱的老上海人称为是旧货的天堂。它就藏在岚灵花鸟市场这个被称为是上海最大的花鸟市场里面。无论是逛岚灵旧货古玩市场,还是去岚灵花鸟市场里逗鸟赏鱼买花,都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最让人感到惬意放松的一面。
三、上海虬江路跳蚤市场
虬江路市场城市上海最老夜市最有名气的旧货市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规模就已经慢慢出现,各类货物十分齐全,于是慢慢发展成为一块综合性的二手货市场。在1984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上海虬江路市场,当时主要交易的项目为旧自行车和摩托车,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变得花样齐全,各种音箱、电脑、中表、工艺品等等全都一一“上阵”,当时的虬江路跳蚤市场已经小有名气。
很多喜欢在这里闲逛的大叔大爷都纷纷赶来,在这里体验和感受最具老上海风情的市井气息,对于大爷来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就是他们最爱前去的“游乐园”。但是这座保留着很多老上海人记忆的旧货市场由于要马上面临旧城改造,这座跳蚤市场不得不跟那些曾经怀恋它的人好好的道声离别说声再见了。
有关老上海人的记忆点,那些花大半辈子也说不完的风云故事,都藏在里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旧物里。也许是一张没法再发出优美音乐声的留声机,也许是拍完后只知道把底片曝光掉的胶卷照片,再者或者是一块在时光里走了很久都未曾有人倾听它滴答声的一块老旧钟表。当看着这些旧货市场一个个被拆除,时光里的记忆再也无迹可寻的时候,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上海二手豪宅市场,最近也有点异样
这个金九银十热了么,确实热了
我们亲眼看到郊区新盘售楼处人挤人的画面
但似乎只是热了一下子,也只限定了新房市场
二手还是一样的只闻吆喝不见买卖,尤其国庆二手带看情况还没彻底回归
但是近期的豪宅市场,却有些不一样
新房就不用多说了,9月底云锦东方满分售罄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让我意识到不寻常的,是二手豪宅市场
9月11日那几天,陆家嘴的明星盘世茂滨江花园就接连成交了3套
最近董家渡的绿城黄浦湾一套高层四房,又以1.6亿的总价成交
成了区域内的9月成交冠军
二手普遍不太行的时候,二手豪宅看起来似乎还可以?
为了验证这个现象是否真实,我立刻统计了近几年的数据,发现最近的豪宅市场确实不太一样了
01
今年豪宅数据,有2个趋势非常明显
第一个就是挂牌量,比往年多得多
肉眼可见,这两年上海的二手豪宅挂牌量持续走高
我算了一下每年的总挂牌量,2021年是2.3万套,去年1.7万套
而今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4万套,直接翻倍
尤其3月份以后,挂牌量蹭蹭往上抬
这一点和大半年来二手房东的情绪是一致的
甚至,这些豪宅持有者还要更敏感一些
最典型的汤臣一品,去年一整年都保持神秘
今年4月直接挂出了一套前排江景房,597平的房源,出价2.6个亿
还有开头提到的世茂滨江花园,也属于每年豪宅成交榜的老面孔了
虽然在陆家嘴滨江梯队里靠后了些,但5月链家挂牌量已经达到250套左右
刷新了5年来的历史挂牌记录
到了浦西这边,被看作豪宅市场定海神针的翠湖天地,今年挂牌率更是登上新高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6月我们专门联系过链家豪宅板块的资深中介
发现整个上半年,上海总价1亿以上的豪宅挂牌量,就已经有59套了
往年几乎很难看到这么多顶级房源一起摆上货架
今年该出来的差不多都已经露出水面
第二个明显趋势,就是虽然挂牌量同样走高
但和整体二手市场比起来,今年豪宅的成交需求一直是稳定存在的
给大家看两张很有意思的图表
之前我们整理过近四年的成交量数据
对比下来,今年的二手住宅成交水平大概是这样的
拉长时间线后,你会发现今年确实是低谷没错
而豪宅的成交水平线是这样的
排除过年月,今年以来上海豪宅单月成交就没有低于200套的
即使低点位的7-9月,比往年同期成交水平也要高出不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去年4-5月比较特殊,导致第三季度需求集中释放,数值上被拉高了
但整个四年周期内,豪宅市场的整体波动要小得多
甚至整个大盘中,近一年豪宅成交占比也是相对稳定的
始终在1.6%水平线上下浮动
无论政策风向怎么变、挂牌新增多少,市场的需求大体是稳定的
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流动
虽然这个结论今天已经不新鲜了
但当我们拉出数据,还是能看得更直观一些
相对于二手市场的跌跌不休,豪宅市场一直在自己的节奏里,基本走出了独立行情
而从我们熟悉的豪宅板块来看,也依旧各自稳定输出
我统计了下1-9月的板块成交量,稳坐大哥地位的依然是陆家嘴
单9月份一个月,网签就贡献了17套
这里面还不包括各种滞后的数据
板块内最大成交量的小区来自仁恒滨江园,共成交了6套
而主力成交区域中,除了新天地、董家渡、联洋等老牌板块,还有今年风头正盛的徐汇滨江
虽然是近几年崛起的新贵板块,但面对市场的反应也很快
除了云锦东方,滨江前排选手百汇园、尚海湾豪庭等,包括二梯队的中信君廷也迅速进入市场
各小区前9个月成交量基本都在15套以上
整体来看,今年豪宅板块的热闹程度,就像一个本身不大的资金蓄水池,突然打开了进出口的水龙头
大量豪宅房东试图离场的同时,也有资金实力雄厚的人正加速入场
只是前面的数据也已经足够清晰,无论挂牌怎么涨,需求都是稳定的
想买的第一时间就下手了,不买的这几个月一直在犹豫
所以,也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02
而在各种成交的背后,豪宅也开始以价换量了
尤其这几个月,朋友圈豪宅打折的刷屏消息都比以往多了些
坚挺如上海一线核心资产,似乎也逐渐进入了买方市场
开始有更多的议价空间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今年的打新之光
云锦东方,一度陷入了老业主降价的风波
这个盘,毫无疑问是今年的楼市话题顶流
上百名亿级富豪顶着大太阳排队,直接把它托上了倒挂神盘的高台
但谁也没想到,转身到二手市场就有业主开始打折出售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3、4月份,二期成交了几套亿元豪宅,均价都在20万/平以上
最高甚至达到27万/平
而7月中旬的一套低层387平房源,却直接挂出了16.5万/平的价格
不排除低楼层单价更低的原因,但是富豪们为了几千万的倒挂辛苦排队,这边却一夜重回备案价
总价直降2400万,关键还送你一个免费车位
这种价格波动说不影响小区整体价值,是不太可能的
目前链家外网可查的信息中,云锦东方仅有一套挂牌房源
和上面那套打折房源差不多,同样是低楼层四房
@链家
22.6万/平的挂牌价已经坚持了很久,至今未能成交
这让我想起曾经上海一二手倒挂最严重的板块,前滩
如今部分小区也已经进入了以价换量的局面
比如九宫格内的尚峰名邸
因为华二,2020年成了毫无悬念的千人摇日光盘,多少人徒有钞票,最终却输给了运气
只是我看了下链家网的公开成交记录
9月小户型成交单价,已经降到14万/平了
而去年6、7月份,同样的小户型房源
这个均价还在17万/平左右
包括虽不在九宫格内,但同样对口华二的江悦名庭
最近一次成交,均价已经跌破13万/平
而去年7月类似房源还在15万/平以上
看来即使有华二坐镇前滩,也还是没能守住房东们的心理底价
陷入尴尬局面的不只这些小区
今年上半年成交的天价豪宅,如今也在打折转让
更离谱的是,这回还是开发商亲自下场
中粮海景壹号,和汤臣一品做了很多年邻居,这些年在陆家嘴滨江一直是妥妥的第一梯队
5月一套390平5房户型,甚至创下了单价约39万/平的成交记录
只是最近,这个顶豪也开始打折转让名下的房子了
而且被开发商中粮地产也就是大悦城控股,直接打包出售
我查了下公告,这笔交易正式发生在9月27日
中粮卖出了小区内的三栋楼,共185套房
打包挂牌价只有41亿出头,折算单价仅8.4万/平
和5月的成交价比,已经算是超级羊毛和捡漏了
而买家底价接手后,这185套房源跟着市场价走,已经在各种渠道散售卖得差不多了
只有最后的少量房源,国庆期间传出限时打折的消息
这几套户均在两三百平以上,还特别注明了10楼以上的房源,表格价6.8折即可签约
不过这个羊毛只能薅到10月8日,目前已经恢复原价
顶豪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老牌红盘了,基本也都在让渡部分价格
9月1日,长宁的华敏世纪广场,一套405.24平的房源,成交总价为2964.8万
此前的评估价为3920万元,算下来其实相当于打了76折
浦东花木路上的红盘御翠园,9月小区楼王房源最终8.4折成交
联洋的仁恒河滨城二期,也是如此
9月最新一套房源成交是12.46万/平,比年初同楼层户型的成交价低了3万/平
相当于打了8折出售
整体来看,从挂牌到成交,近期部分豪宅都需要下调价格才能真实卖掉
虽然很难像二手住宅那样集体大涨大降,大部分豪宅降价都以个案的形式出现
但这些年豪宅在上海楼市中本身就是不足1%的少数派
在公众视野中的关注点,也基本是由个案引起的
只是当这样的个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其实已经足够说明一些问题
03
为什么二手不行,豪宅市场却越来越热闹
本质上还是豪宅市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即使认房不认贷这样的史诗级政策,也很难影响到豪宅买卖的决策
毕竟这些买家缺的并不是每月几万几千块的贷款价差
而是通过轮换城市核心资产,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只是豪宅流动性一直不高,一边是挂牌高企,一边是置换需求空间很难再扩大
尤其新政作用较小的情况下,一些着急的豪宅房东们只能选择降价自救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打折豪宅确实比以往更多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就算打折,也不意味着上海豪宅真的和二手住宅一样跌回低谷
前面提到的个案,基本都是和年初、去年价格对比,降8-9折就能迅速卖掉了
而这几年恰好是上海豪宅涨幅较高的时期
之前统计过部分豪盘的几年挂牌均价
各位可以大致参考下,这些盘的挂牌价虽有波动,但周期内的基本趋势在走高
也就是说,即使现在打折卖掉,豪宅们的利润依然很可观
对大部分房东来说,只不过是没在最高点出手,仅此而已
所以这轮调整下,豪宅的跌幅预期依然高于二手大盘
有了大盘衬托,上海豪宅优质资产的名声还是能保住的